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英烈风采

拼将热血洒穹苍——记为革命事业血洒疆场的红28军政委王平章

发布日期: 2016-02-24 来源:

    蔡四红

  在湖北省汉川市的庙头镇,有一所与众不同的学校——“平章小学”,这是全国解放初期湖北省委省政府为纪念在反“围剿”战斗中牺牲的中国工农红军第28军政委王平章烈士而拨专款修建的。校园中专门辟有王平章烈士纪念馆,矗立着王平章烈士铜像,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军委副主席刘华清,这位当年王平章麾下的“红小鬼”,亲笔为烈士铜像题字。2005年7月,汉川市派调查组远赴安徽金寨县,在深山之中奇迹般地找到了王平章烈士的墓地,为烈士的传奇生涯又添上了几分神秘。2006年3月21日,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全国各大媒体统一刊发了烈士王平章的英雄事迹,在烈士家乡引起极大反响,汉川社会各界及烈士的后人集中收看了中央电视台关于烈士的事迹介绍,平章小学的师生们一起唱起了烈士当年创作的校歌:“神洲茫茫,五岳苍苍,仗剑睥睨胸怀壮!……”
  仗剑睥睨胸怀壮
  王平章,名远清,汉川庙头镇人。1901年,出生于汉江南岸的担山村一户农民家庭,是家里的第四个男孩。由于自幼天资聪慧,乡亲邻里都很喜欢他,觉得他是个读书的材料。抱着光宗耀祖的梦想,全家人节衣缩食,把他送到了私塾读书。16岁的时候,学有所成的王平章自己开办了一家私塾,收徒执教。19岁结婚。21岁考入武昌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校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进步书刊,开始接触马列主义,后参加陈潭秋创办的进步团体“湖北人民通讯社”,并在党领导的“启明工读学校”和“汉江印刷社”从事印刷革命书刊的工作。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返回家乡汉川,创办了济人、全人小学和《汉川青年》杂志。全人小学不仅教书育人,也传播革命思想,成为汉川最早的中共党组织驻点和革命活动中心。
  1925年6月,“五卅”惨案发生,根据中共武昌地委负责人陈潭秋指示,王平章和刘子谷、魏人镜等召集回乡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成立“汉川县反帝后援会”,发动群众抵制仇货,捐助上海、武汉等地罢工工人,并组织四乡民众、学生近万人进县城,砸烂英美烟草公司汉川代销处“晏亨记”招牌,烧毁大批英美香烟。同年冬,在担山、瑞鹤洲、杨林沟等地组织农民协会,开办农民识字班、贫民讲习所,开展农民运动。
  1926年春,王平章调省农民运动委员会工作,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农民部干事,常驻黄冈团风,指导鄂东(南)农民运动。1927年1月兼任武昌县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长,3月出席湖北省第一次农民协会代表大会,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并当选为省农协执行委员。4月出席中华全国农民协会代表大会。后到毛泽东在武昌创办的第一期湘鄂赣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农运理论,接受军事训练。毕业后奔赴鄂中农村,继续领导农民运动。
  大革命失败后,根据党的指示,王平章去九江加入贺龙、叶挺的部队,参加了南昌起义,随军南下抚州。后奉命重返湖北,任中共鄂中特委书记兼汉川、天门、应城、京山等4县暴动总指挥,组织鄂中游击队,12月22日夜发动天汉暴动,率部转战马口、二河等地,杀敌70余人,横扫半个汉川县。
  拼将热血洒穹苍
  1929年9月,受中共中央派遣,王平章以中央巡视员身份来到鄂豫皖边区。11月任中共鄂豫边特委常委兼组织部长。1930年3月任中共鄂豫皖特委常委、中共鄂豫边区特委委员,参与领导鄂豫边、豫南、皖西革命根据地斗争。1931年7月,任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委员长。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成立,任常委。10月下旬,任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政治委员,参加领导鄂豫皖苏区的建设和历次反“围剿”斗争。1932年1月,任鄂豫皖省委委员兼豫东南特委书记。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西进转移,王平章任中共鄂豫皖省委委员兼皖西北特委书记,参与领导重建红25军,任政治委员。在国民党军实行重兵“清剿”的严重情况下,与沈泽民、郭述申、高敬亭、郑位三等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1933年1月参与组建红28军,任政治委员,率部开赴皖西北,先后进行四道河、胭脂坳、叶家集、开顺街、双河山、小南京、窑沟等战斗。3月中旬,红28军奉命向鄂东北转移,与那里的红25军汇合,以集中兵力与敌作战。28日,部队进至河南商城门坎山(今属安徽金寨)时,与敌一个旅遭遇,激战中,王平章负重伤,抢救无效,牺牲于红军医院。
  王平章自幼聪慧,又受过良好的教育,不仅抱负远大,以天下事为己任,而且才情勃发,诗文歌赋无一不精,他还是一位充满热情和鼓动性的演说家,被称为红军中的“秀才”。
  由于王明、张国焘等人的左倾错误,鄂豫皖根据地外有国民党军队持续不断的重兵清剿的白色恐怖高压,内有导致不少红军将士含冤受死的极为残酷的“肃反”运动,内外交困之下,王平章始终保持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并竭力用实际行动保护和鼓舞广大红军将士。王平章十分注重发挥政治工作的威力,他和红25军秘书长程坦合作写了一首《红军三大任务歌》,在红军和边区群众中广泛传唱,极大的鼓舞了部队的士气。
  原北海舰队政委李长如少将,当时是红28军军部的勤务员,一直在王平章身边工作,他在回忆录中写道:“王平章政委是红军中一位优秀的政工领导干部、宣传鼓动家,平时和士兵打成一片,战斗时和战士们一起冲锋。他经常给部队做动员报告,讲话生动活泼,简明扼要,铿锵有力;他作风平易近人,总是乐呵呵的,大家都很喜欢接近他,把他当做知心的朋友;他生活朴素,穿的旧军衣打满了补丁,盖的被子破了几个大洞,脚上穿的是草鞋;他的马经常给伤病员骑,自己步行……”
  解放后曾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代理书记的郑位三在回忆文章中说:“王平章是一个随和的人,最能接近群众,因为身体较胖,农民群众都亲切称他王胖子。根据地男女老幼一见到他就围拢来,倾诉个人的心事和问题,王平章总是孜孜不倦地给以解答或解决……”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