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邦国
穿过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气势恢弘的烈士纪念碑和历史纪念馆,就来到稞子山下。稞子山本不高,但它托举的历史使它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高度。从山脚拾级而上,来到半山腰,绿树掩映下,有一块约800平方米的草坪。草坪的北半部分并排着3个墓,下面为圆柱体,上面呈圆锥状,直径3米,高1。5米,墓与墓之间相距5米,一字排开,规模相当,形状相同,风格一致,背靠青山,面向广场。这便是烈士陵园内唯一的也是最早的墓地——红二十五军3烈士墓地。
从3个烈士墓前的碑刻上可以清楚地看出,长眠在此的从东向西分别是蔡申熙、吴焕先、沈泽民。
蔡申熙,湖南醴陵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一期毕业。先后参加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1930年10月来到鄂豫皖后,任彭杨军政学校校长、红二十五军军长。在率领红二十五军参加紧张激烈的反四次“围剿”斗争中,于1932年10月9日在黄安以西的黄柴畈牺牲。是经中央军委确认的我党首批33位军事家之一。
沈泽民,浙江桐乡人,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我国著名作家沈雁冰的弟弟。曾留学苏联,后任中央宣传部长。1931年3月来到鄂豫皖,任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常委兼鄂豫皖省委书记。1932年11月29日,鉴于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去未归,主持鄂豫皖省委会议,重建了红二十五军。此后作为鄂豫皖根据地党的最高负责人,领导红二十五军为保卫苏区艰苦转战,直至1933年11月20日在黄安以北的天台山刘家湾病逝。
吴焕先,湖北黄安(今河南新县)人,黄安农民武装的最早创立者,黄麻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省委领导下直接主持重建了红二十五军,并担任重建后的首任军长。1934年11月改任军政治委员,被称为红二十五军军魂。“只要有吴焕先在,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再艰巨的任务都能完成,再顽固的敌人都能打败”,红二十五军老战士如是说。1935年8月,当得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北上的消息时,他力主并即率红二十五军继续北上,准备迎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不料中途在甘肃泾川县四坡村战斗中牺牲。
由上可见,蔡申熙、吴焕先、沈泽民都为红二十五军的创建发展壮大作出过重要贡献,是鄂豫皖根据地3位著名烈士,是红二十五军3位重要领导人,在党史军史上也赫赫有名。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