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英烈风采

抗战初期,冼星海在武汉

发布日期: 2017-02-06 来源:

    李崟

  中国杰出的作曲家,《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的曲作者,曾被毛泽东誉为“人民音乐家”的冼星海,不辞辛苦,辗转来到武汉,坚持以音乐为武器,号召和激励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留下了许多激动人心的抗战歌曲,为推动全民族抗日救亡运动作出了不懈努力。
  唱歌也是抗日救亡
  1937年7月7日,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军队坚决抗击日军的挑衅,揭开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序幕。8月13日,日本大规模进攻上海,更加激起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在中华民族危难的关键时刻,著名作曲家冼星海毅然举起抗日旗帜,与洪深一起率领上海演剧流动救亡队二队20多人,从上海出发,途经江、浙、豫等省,深入城镇、乡村、军队、学校,积极宣传动员抗日救亡。1937年冬抵达武汉,住在汉口大和街,开始了他在武汉将近一年的战斗生活。
  在武汉,冼星海始终把宣传抗日、动员民众抗战作为演剧队工作的中心。他经常带队深入到学校、兵营、街头及武汉周边的乡村、工矿宣传抗日,演唱抗日救亡歌曲,号召人民奋起抗日。12月中旬,冼星海率领演剧队员前往大冶煤矿开展抗日宣传,煤矿工人悬挂起“欢迎冼泰斗来我厂演出”的大幅标语。看到工人群众热情欢迎的场面,他心中十分不安,立即向大家解释:我不是什么音乐泰斗,真正的泰斗当是聂耳,这样的称呼我是不够格的。为了了解工人的生活,除演出外,冼星海还尽量挤出时间与工人们一起生活、劳动。在一个星期的接触中,冼星海深深了解到工人生活的痛苦,通过这一生活素材,他创作了歌曲《起重匠》。
  来到武汉后,冼星海考虑到要做好抗日宣传工作,仅仅依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发动广大群众参加。于是,他把一些工人、店员、学生、教职员、流亡学生组织起来,成立“海星歌咏训练班”(不久改名“海星歌咏队”),教授唱歌、作曲、指挥等。
  海星歌咏队起初设在法租界“六小”,冼星海尽情地教授他自己创作的《在太行山上》等抗日歌曲。然而时隔不久,该校校长因害怕政府干涉,要求他们搬出。为了不影响宣传,冼星海很快把歌咏队迁至汉口市党部附近的“一小”(现江岸区黎黄陂路小学),随后又迁到汉口基督教青年会(现汉口曙光服装厂)。尽管歌咏队地址不断变动,但冼星海还是全身心投入,每星期两次练歌,总是教了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直到队员学会为止;辅导合唱指挥,冼星海更是手把手地教。他教的歌曲,大多是他自己创作的抗战歌曲,也教聂耳等人创作的歌曲。有的队员谱的歌曲,经过他细心修改后,也耐心地教给队员唱。
  随着抗日战争形势日趋紧张,冼星海有时为了组织歌咏会加班加点,甚至废寝忘食。可是一些队员认为,仅仅唱一点歌曲对抗战的影响力太小。为了纠正这些不正确的想法,冼星海深感自己身上所负的责任。他谆谆告诫队员:“我们组织海星歌咏队,不是为唱歌而唱歌,目的是宣传抗日,唱歌也是抗日救亡。”
  冼星海“唱歌也是抗日救亡”的思想立即掀动了整个江城。音乐界爱国人士纷纷组织成立歌咏会。为了有效地指导这些歌咏队用歌曲表达抗日的信念,用歌曲激励抗日斗志,用歌曲讴歌抗日军民,冼星海创作了大量歌曲,一时之间,《在太行山上》、《保卫武汉》、《华北农民歌》、《当兵歌》、《祖国的孩子们》、《赞美新中国》、《做棉衣》、《游击队》等脍炙人口的抗战歌曲唱遍了武汉三镇。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