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7 - 《红色荆楚》
P. 207
第三篇·改革时期
文化强省
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发挥“湖北群星现
象”效应,开展先进典型学习宣传活动。湖北“群星现象”在
全国产生巨大反响。“信义兄弟”“大别山师魂”“10·24 大学生
英雄群体”等组成的英模群星,震撼荆楚,感动中国。人民群
众的贴心人吴天祥、为民模范周国知、援藏青年科技工作者楷
模陈刚毅、抗雪救灾英雄周又山、敬老爱亲模范谭之平等凝聚
了人心,鼓舞了士气。一系列先进典型的推出,激励人民群众
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升,为湖北跨越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
力。
加强“文明湖北”建设。全省各地不断深化文明城市、文
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单位等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开展“讲
文明、树新风”“我们的节日”、志愿服务活动,推进行风、乡
风文明评议和“十星级文明农户”等创评活动,努力探索精神
文明建设的新载体、新途径、新办法,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
全省公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全省各地立足实际,加强
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讲求实效,充分发挥湖北丰厚的教育资源
优势,开展特色鲜明的教育活动,使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始终
成为全省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巨大精神力量。
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是文化综合实
力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体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是
衡量一个地区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也是文化凝聚力和大
众幸福指数的重要体现。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
化需求,湖北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
化单位为骨干,以全省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基本文化
权益为主要内容,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
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健全、实用、便捷、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