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6 - 《红色荆楚》
P. 156

五四抗洪



                               ——战胜1954年特大洪水灾害



                   “可以有 1931 年的洪水,不许有 1931 年的武汉。”1954 年

                夏秋之交,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年不遇的汛情惊动了中南海!
                     1954 年的气候很早就表现出异常现象。早在 5 月,按常规
                应停留在华南的雨带提前一个月北移至长江、淮河流域一带,

                沿江地区迅即进入汛期警戒状态。此后,雨带长期徘徊于长江
                流域,暴雨接连不断。6 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发生三次较大暴雨,
                历时九天。至 7 月底,流域内每天都有暴雨出现,且暴雨强度

                大、面积广、持续时间长,在长江中下游南北两岸形成拉锯局
                面。8 月上半月,暴雨移至长江上游及汉江上中游。由于在上
                游洪水未到之前,中下游湖泊洼地早已满盈,以致上游洪水东
                下时,宣泄受阻,从而了形成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

                     长江流域的异常气候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关注。早在 4 月
                份,中央防汛指挥部、中央生产防旱办公室就联合发出了关于
                防汛防旱工作的指示,通知各地恢复或建立防汛防旱机构。此

                后,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防汛指挥部迅即成立。政务院副总理
                邓子恢被任命为中央防汛总指挥,负责湖北省的防汛工作。5
                月 20 日,湖北省防汛防旱联合指挥部成立,省委第一副书记、

                省政府副主席张体学任指挥长。根据省委、省政府指示,各地
                积极行动起来。5 月底,各专、县、区的防汛防旱机构都建立
                起来。

                     武汉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方位,在这次汛情中首当其冲。6
                月 26 日上午,武汉关水位突破 26.30 米的警戒水位,市政府遵



               142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