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红色荆楚》
P. 68

燎原烈火



                                ——敌后抗日战略支点的建立



                     1938 年 4 月的一天清晨,湖北应城一个偏远山村集市广场

                上,许多农民正在围观一支上百人的队伍。这支队伍大都是来
                自五湖四海的二十来岁的青年人。随着领队一声号令,他们迅
                速变成一个方阵,精神抖擞,秩序井然。

                     半年后,这个名叫汤池的鄂中小镇,成为湖北抗日救亡的
                烽火之地。
                     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后,湖北境内的红军游击队相继改编

                为新四军并准备东进抗日,如何适应国共合作的新形势,在坚
                持原有红军游击区战略支点的基础上,建立党领导的新的战略
                支点,成为摆在中共湖北组织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在董必武指导下,中共湖北省委很快通过统战关系,在汤

                池举办湖北省农村合作社人员训练班(通称“汤池训练班”),
                实质上是利用国民党的资源培养共产党的干部。中共湖北省委
                副书记陶铸主持汤池训练班的日常工作,学员多为平、津、沪、

                宁等地流亡学生及本省进步青年,主要学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政策、抗日游击战术及如何从事党的建设及组织、发动群众等
                知识。

                     汤池训练班办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国民党顽固派借
                机“视察”“访问”,不断干扰破坏。训练班被迫变换教学地点,
                改变办学形式。当时,国民党方面还派了一位名叫张谦光的督

                学“旁听”;名为“旁听”,实则监听。张谦光听了陶铸等人的
                讲课后,深受启发和教育,渐渐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



               054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