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红色荆楚》
P. 86

了横扫数县多地的辉煌胜利。1929 年 12 月,湘鄂赣边区普遍
                建立了苏维埃政权,革命根据地基本形成。
                     湖北阳新县是湘鄂赣苏区东南片的核心区域,阳新龙港镇

                曾是鄂东南苏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彭德怀故居、鄂东
                南特委机关、彭杨学校等 40 余处革命旧址尚保存完好,其中
                有 36 处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称为“天然的革命

                历史博物馆”。苏区时期的阳新人口近 60 万,发展的农会会员
                达 29 万,为湖北各县之冠,在全国也位居前列。老百姓自创
                歌谣赞誉阳新苏区干部的好作风:“吃的金丝汤(红薯丝),睡
                的金丝床(稻草),穿的金丝鞋(草鞋),打的胜利仗。”夸奖

                他们是联系群众、没有官架子的“提包政府”。由于苏区政府
                的出色工作,全县 50 多万贫苦农民都分得土地,苏区一片兴

                旺景象。
                     1930 年 6 月,红三军团成立。这支英勇的军队骁勇善战,
                很快使幕阜山南北红色区域连成一片,鄂东南与湘东北、赣西
                北红色区域在主力红军的领导下联为一体,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实际形成。全盛时期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包括湘、鄂、赣边界
                地区34个县,区位长600余公里,宽300 余公里,人口200 余万,
                涵盖了武汉、长沙、南昌三个省会城市的大片区域,是土地革

                命时期最重要的苏区之一。





















               072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