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红色荆楚》
P. 104
丰碑卷
概述
横跨鄂豫皖三省的大别山,每座山峰都是一部英雄传奇,
顶天立地;每条溪流都是一首激扬乐章,催人奋进。这里革命
遗址星罗棋布,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完整历程,以红旗不倒、将
军摇篮著称于世。
位于红安北部的边陲重镇七里坪,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
全国第二大苏区鄂豫皖根据地的中心,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
之一的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明清风格的长胜街,青砖黑瓦,
飞檐斗拱,木板门扇,全长约一公里,至今保存着鄂豫皖特区
苏维埃政府、鄂豫皖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红四方面军指挥部
等几十处全国重点革命旧址。向世人诉说着峥嵘岁月,烽火往
事。
红四方面军战略转移后,大别山又诞生了红二十五军,后
来成为长征途中最先到达陕北的红军部队。三年游击战争时期,
红二十八军纵横驰骋,最早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进行局部停战谈
判。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新四军第四支队、新四军第五师的
重要活动地区。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
开了人民军队战略反攻的序幕。高山铺战役,刘邓巧妙设仗,
全歼国民党军一万余人,为重建大别山根据地奠定了稳固的基
石。
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陈潭
秋、林育南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也走出了董必武、李先念、
王树声等一大批党和国家领导人、人民军队的高级将领。
黄麻起义和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新四
军、刘邓大军在这片土地上一脉相承,此起彼伏,生生不息,
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亮丽的风景。
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