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6 - 《红色荆楚》
P. 106

丰碑卷


                入农村,进行动员农民反抗苛捐杂税,建立农民夜校 , 组建农民
                协会的行动。同年冬,共产党员董贤钰返回家乡,在黄安帅家

                畈村、杨家塆村等地开办起农民夜校,组织贫苦农民参加夜校
                学习,并以此为基础,吸收农民积极分子,秘密成立农民协会,

                开展农运斗争。此后,在中共黄安党组织的领导下,黄安由县南、
                县中向县北发展的农民协会组织,成星火之势,播撒于黄安各

                乡村。1926 年春,黄安已先后有 14 个村成立农民协会。

                     随着全县乡村农民协会的陆续成立,中共党组织在农村工
                作中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打倒土豪劣绅”

                等口号。农民协会中的共产党员,不断在群众中宣讲革命道理,
                使农民群众明确斗争目标,凝聚民众力量。北伐军攻占武昌后,

                黄安各地农民协会由秘密转为公开。1926 年 10 月,黄安县农
                民协会正式成立。1927 年 3 月,湖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在

                武昌举行。这次会议就乡村革命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作出一系
                列重要决议,对农民运动兴起后,农村革命面临的各种急需解

                决的问题,作出具体部署。黄安有 6 位代表出席了会议。武昌
                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正式开班后,黄安县农民协会选送了一批

                具有中共党员身份的农协会成员,到武昌参加农讲所学习。学

                员们通过学习关于解决农民问题的理论和政策,理解了无产阶
                级组织开展农民运动,进行农民革命斗争,掌握无产阶级领导

                权的重要意义。这批学员回到当地后,积极投身于农运工作,
                成为黄安农民运动和农民武装的重要领导人。

                     黄安县农民协会旧址建于清代,砖木结构,斗拱飞檐,黄
                绿色琉璃瓦铺盖,保存较好。

                     黄安县农民协会旧址于 2008 年 3 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

                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092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