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参考资料

第三讲 艰苦奋斗——克勤克俭 迎难猛进

发布日期: 2019-06-18 来源:

  “苦不苦?想想红军长征二万五。”这句曾教育了几代中国人的话,它的内涵是什么呢?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一组《长征组歌》展示给人们是一幅幅中国共产党用精神战胜前所未有困难的动人画面。正是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使中国共产党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湖北共产党人走过的路就是一条艰苦奋斗的路。
  一、崇高的风范  
  大概从楚先王“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时候起,荆楚大地就张扬着一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湖北的共产党人都把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作为一种优良传统加以坚持并发扬光大,形成了一种崇高的风范。
  第一,以俭为荣。“习性于俭,俭以养廉。”这是董必武题写的一句名言。湖北共产党人在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上,有过食无粮住无房困走雪山草地的艰苦岁月,也有执政主宰的辉煌局面。然而,无论是过去,还是在今天,以俭为荣的价值取向都无时不在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身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1938年5月,一封通知送到八路军武汉办事处,请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出席两天后的中外记者招待会。有关领导将为周恩来准备服装的事交给了警卫员吴志坚。小吴赶紧到服装店看中了一件呢制中山装,回来请周恩来试衣服,总务科长也一同前往。他们走到一家当铺前,只见一个难民正在当一包棉衣。周恩来心情沉重地说:“同志们,什么叫民族灾难?什么叫国破家亡?人民在受苦,在流浪,没吃、没穿、无法生存,无处安生,我们共产党人在这时该想什么,做什么?”小吴听到这番话,就知道衣服买不成了。第二天,周恩来穿着他最好的一套制服出席了记者招待会。事后,一位美国记者在国民党《中央日报》上发表的一篇评论中说:“共产党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先生,是位仪表堂堂、落落大方的领导者,……真是个非凡的人物。……万万没有想到,他却穿了一件打了补钉的旧衣服——当然,破衣服并不妨碍他将成为中国的一代英雄人物!”美国记者的惊叹不奇怪,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创业的精神,不了解荆楚大地上战斗的共产党人。当年,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办武汉中学,董必武将自己唯一的一件皮袍当去以补经费不足。武汉中学开学时,大门上写着四个大字:“朴诚勇毅”。1965年武汉中学重建时,董老说:“武汉中学过去的校训是:朴、诚、勇、毅。朴就是朴素,也就是艰苦奋斗……”人们常说武汉中学是湖北共产党人的摇篮,武汉中学的这个校训便成了湖北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
  在红安县董必武纪念馆的展柜里,有半条已看不出本色的旧毛毯,他的主人就是后来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代主席的董必武。他参加革命时,从老家带出这半条毛毯,后来爬雪山过草地,南征北战,都是用它遮风挡寒。进北京城后还在用,有的地方破了,董老自己动手补,一直用到他去世。在董必武的身上,艰苦朴素的精神无时不在。他常用旧报纸练字,旧日历、旧信封、节目单、半截废纸,都是他写信、吟诗、著文的稿纸。1945年,他代表中国共产党到美国旧金山出席联合国成立大会,就住在一个三流旅馆里。回国前,他却用节约下来的2600余美元加上华侨的捐款,为党买了一些急需的物资。他的夫人何莲芝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刚刚进北京,天气很冷,我看董老年岁大了,怕冷,就花了一点钱给他买了一顶新帽子。这笔钱是我在延安大生产运动中劳动所得积存下来的。董老问:‘花了多少钱?’我怕董老嫌贵,就谎说只花了二三十元。董老一听,当时没有说什么。过了几天,董老又问我:‘这顶帽子究竟花了多少钱?’我说:‘你怎么不相信人?就是二三十元嘛!’董老说:‘究竟是你骗我,还是我不相信你?你看!’说完,就指着帽子里面的标价。以后,开展‘三反'运动时,董老拿这件事作例子带头检讨,还要我在党内也作检讨,说明我们的地位变了,艰苦奋斗的本色不能变,我们要防微杜渐。”董老还有个罢宴的故事,一次,董老到一个地方检查工作,当地的同志在中午吃饭时准备了八菜一汤。董老一进餐厅就转身回了房间。随行的同志来请他吃饭,他不高兴地说:“中央有规定不能大吃大喝,他们这样做我就不吃饭。”直到重新摆上了三素一荤4个菜,董老才吃了这顿饭。
  在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中有句流传极为广泛的话:官兵平等。何谓官兵平等?就是常说的“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职务的高低”。体现在经济利益上,这种平等关系就体现得更充分了。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与普通战士穿一样的灰布军装,吃一样的南瓜饭,拿同一标准的5元“伙食尾子”。红二军团总指挥贺龙除了多一匹马,什么都与普通战士一样。徐向前当了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指挥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5万大军,脚上蹬的还是一双草鞋,穿的还是打满补钉的军装。抗日战争初期,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等许多中央的领导同志都在武汉的中共中央长江局工作,他们与普通工作人员一起吃饭,一起领5元津贴。有一次,邓颖超为创建中国儿童保育院四处筹款,周恩来将身上放了数月的5元钱交给邓颖超,只留下了一个空口袋。按照规定,长江局的领导伙食标准高一些。有时炊事员要给周恩来、董必武多加一个荤菜,也被他们坚决拒绝。建国后,董老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们国家穷呀!”
  是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心中常常记念的是党、国家和人民,人民的生活过得比他们好,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
  第二,以苦为乐。1988年,中央电视台和海军电视制作中心为拍摄《血沃中原》电视片,采访了十几位老将军。将军们不约而同地回忆起当年在湖北艰苦战斗的经过,吃草根,吃树皮,甚至肥皂也被当作食物。这些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摄制人员被将军们的叙说震惊了。导演激动的说:“中国革命的胜利,湖北人民功不可抹。”在革命战争年代,为让人民有饭吃、有衣穿,能过上一个幸福生活,湖北的共产党人吃尽了千辛万苦。
  许世友上将曾写下自己一段难忘的经历:1927年底,黄麻起义受挫后,部队转移到山上打游击。敌人一面搜山,一面封锁了所有的山口,白天见烟就围,晚上见火就打。我们没有吃的,只好将积雪扒开,挖草根吃,有时也能寻觅得一点残留在树上的野栗子、野柿子、拐枣等野果。有些野果已腐烂变质,为了生存下去,我们只好硬着头皮往下吞。我们的头发长得老长,衣服撕成了破布片,更为严重的是长期吃不到盐和米,浑身无力。尽管生活如此艰苦,环境如此恶劣,但没有一个人悲观失望,同志们紧紧团结在一起,互相爱护,互相体贴,哪怕弄到一点野果,都要你推我让地分着吃。
  当年在木兰山打游击的72位英雄中的吴世安将军也说:“粮食缺乏,有时我们仅以南瓜充饥。那时天气很冷,我们用稻草作被,肩靠肩,背靠背,在古刹破庙里度过漫长的风雪之夜,有时早上起来,身上的衣服都结了冰。”
  1934年,南方各根据地的主力红军相继转移长征,留在根据地的红军和游击队仍在克服着各种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坚持斗争。这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著名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被称为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艰苦加上卓绝,斗争的艰苦性就可想而知。钟期光将军曾讲述自己在幕阜山打游击时,一次缴获了敌人一箱肥皂,饿急了的红军战士竟当作食物吃进肚里。红二十八军的1800多名大别山儿女,在人烟罕见的深山野林里建立了根据地。国民党为消灭共产党和红二十八军,在根据地实行移民并村,将分散的住户和小村庄的居民全部赶到大村庄,在大村庄周围构筑围墙、碉堡群,组织民团防守,造成“无人区”,割断红军与群众之间的联系,同时禁止粮、油、盐、布匹和药品运进封锁区,企图逼迫红军投降。红军战士为了革命胜利,为了人类的解放,没有屈服,没有吃的就食野菜和野果,没有房子就以山洞为居,负伤的战士没有药就用盐水洗伤口,有的连盐也没有就用清水洗。一位红二十八军的幸存者在回忆录中写下了自己一段难忘的经历:我负伤后,住进了“山林医院”。“山林医院”设在山林深处,而且为躲避敌人经常变换地方,因此没有房子,露宿在外。为防止虫和蛇,一般在树上用树枝搭一个窝,重伤员就住在上面。医院的药全靠那些医生和护士满山遍野里去采草药,野菜汤就是伤员的饭。一次,地下党的同志见同志们半年没有一点肉腥,就想办法弄了一点肉。这块肉经过一个一个的联络点的传送,到医院时已经臭了,大家还是欢天喜地煮了一锅臭肉汤,正准备吃的时候,敌人的民团来搜山,医院只得转移,肉汤也未吃成。当时,红军指战员中传诵着一首歌谣:“山沟野坳是我房,野菜山果是我粮,三天不吃饭,照样打胜仗。”
  当年的红军战士是如何看待这种艰苦生活呢?许世友在回忆录中说:“战胜寒冬是春天”,我们吃苦是为了革命胜利,人民早日不吃苦。为了人民不吃苦而吃苦,所以他们虽苦犹乐。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