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研究文章

黄麻起义与党领导的中国革命

发布日期: 2017-11-02 来源:

石仲泉

  在纪念黄麻起义80周年之际,红安县里同志编了本《黄麻起义全记录》,望我作序,这实在难为我了。尽管我是红安人,但十分惭愧,对家乡的革命历史了解不多。1995年调至中央党史研究室工作后,由于专事党史研究,也有机会“走走党史”,回过红安“寻根”,这才对包括黄麻起义在内的红安党史略知一二而已。现在我只好从宏观角度讲点粗浅认识,略表一个红安游子对家乡父老的眷眷寸心。
  黄麻起义虽然是80年前大别山南麓地区的一次地方起义,但却是党领导的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的起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揭开土地革命战争序幕,而且对整个中国革命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一,黄麻起义是党在全国掀起土地革命风暴重点地区的湖北领导的规模最大的武装起义。土地革命战争初期,由包括英雄的红安儿女在内的广大革命人民,为湖北党史书写了非常精彩的篇章。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八七会议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政府屠杀政策的总方针,决定在湘、鄂、粤、赣4省发动秋收起义。在这4省中,中共中央又将两湖作为全国起义的中心。在湖北,以通城、崇阳、通山鄂南三县为代表的武装暴动打响全国秋收起义的第一枪。此后,全国起义的烽火燎原。至1929年,在城市和农村有约200次大小不等的起义,遍及全国东西南北中12个省、约150个县。在这诸多起义中,就规模之大,参加人数之多,坚持时间之长而论,黄麻起义属全国有重大影响的起义之一;在湖北则是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坚持时间最长的起义。在党领导的农民自卫军暴动后,有2万多农民手持刀矛、土枪,从四面八方涌向黄安县城。经过一昼夜激战,农民自卫军在广大群众配合下,攻占县城,打开县衙,活捉县长,成立县农民政府和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并召开总共有7万人参加的多次庆祝集会。起义的胜利成为千百年来受压迫的广大民众获得解放的狂欢节日。县城著名民主人士吴兰陔为黄安县农民政府书写的对联表达了这种喜悦。其上联是:痛恨绿林兵假称青天白日黑暗沉沉埋赤子:下联是:光复黄安县试看碧云紫气苍生济济拥红军;横批为:实行土地革命。在党史上,这是目前所知最早将工农革命军称为“红军”的民间“文本”。即是说,“红军”一语也源于黄麻起义胜利时。不仅如此,所谓“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这首歌谣也生动地描绘了黄麻起义的壮观场景,是中共党史上的绝唱之一,
  第二,黄麻起义奠定了全国第二大苏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初始基础.并是又一个全国第二大苏区即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最初历史起点。黄麻起义军占领黄安县城21天后,突破国民党军的重兵围攻,进行游击战争,在鄂豫边开辟以柴山堡为中心的鄂豫边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冈特色革命道路的重要实践。1930年春,鄂豫边、豫东南、皖西三块根据地连接成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边。1930年6月,鄂豫皖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标志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统一,成为全国6大苏区之一。它西与湘鄂西苏区相连,南与湘鄂赣苏区隔江相望,在湖北境内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它的存在和发展直接威胁同民党中心城市的反动统治。中共中央高度评价它的战略地位,指出:它“一面可以控制平汉铁路,一面可以截据长江交通,有直接威胁武汉而与全国红色区域打成一片的前途”。【注:《中共中央给中共鄂豫皖特委指示》,1930年10月18日。】至1932年夏,其鼎盛时期的总面积达4万多平方公里,拥有26个县级苏维埃政权,人口350多万;主力部队发展到两个军辖6个师,有4.5万余人,地方武装有20余万人,成为仅次于中央苏第二大苏区。4个月后,由于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的第四次“围剿”,在黄麻起义地区组建的红四方面军主力实行战略转移,一路征战,于年底由陕南进抵川北的通(江)、南(江)、巴(中)达(县)地区,又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经过近一年的艰苦斗争,不仅粉碎敌人多次“围剿”,而且分兵发动群众,进行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扩大红军和地方武装,积极展开根据地各项建设,很快呈现出新的局面。至1933年10月,新苏区总面积扩大为4.2万平方公里,包括8座县城,人口约600万,辖有23县1市的苏维埃政权、144个乡苏维埃和1000余个村苏维埃政府。红四方面军由入川时的1.4万人扩大到8万余人,建制由4个师发展到5个军15个师。这样,川陕苏区又成为一个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苏区。它的开辟,意味着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由东南引向到了西北。毛泽东在1934年1月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高度评价川陕苏区的历史地位指出: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个大区域。川陕苏区有地理上、资源上、战略上和社会条件上的许多优势。川陕苏区是扬子江南北两岸和中国南北两部间苏维埃革命发展的桥梁。川陕苏区在争取苏维埃新中国的伟大战斗中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义。以黄麻起义革命武装发展起来的红四方面军先后开辟两个第二大苏区,在土地革命战争前期的党史上绝无仅有,这是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
  第三,黄麻起义播下的革命火种为新四军五师在鄂豫边坚持敌后抗战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发挥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巨大战略作用。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后,留下的革命武装重建红二十五军和二十八军,坚持游击战争。面对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的10万重兵,根据中央指示,在红二十五军于1934年11月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名义向西转移进行长征后,留下的武装力量约3500人继续坚持鄂豫皖边区斗争。这是一段异常艰苦的岁月。重组的红二十八军、地方游击队和便衣队,依靠人民群众,在平汉铁路两侧和江淮之间国民党军腹心地带纵横驰骋,东西跳跃,内外穿插,密切配合,形成多条战线以多种方式夹击敌人,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这支部队的1800余人,在红安七里坪等地集中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开赴前线,东进抗日救国。此后,抗日的烽火仍在这里熊熊燃烧。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曾随红四方面军主力长征并在甘肃祁连山下进行了九死一生艰苦卓绝斗争的红安之子李先念等,从延安回到这里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活跃在鄂豫边的广大地区,不断壮大革命武装力量,成立拥有1.5万余人的新四军第五师。经过6年多的艰苦斗争,五师主力部队发展到5万余人,民兵达30余万,打击了15万日军和8万伪军,创建了地跨鄂豫皖湘赣5省、拥有9万平方公里面积和1300余万人口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成为党经略中原的战略要地。抗战胜利后,为中华民族的抗战作出过重大贡献的新四军五师(时已扩充为中原军区部队),竟遭到国民党军30万重兵的包围封锁。1946年6月下旬,国民党军撕毁停战协定,悍然发动进攻,揭开内战序幕。中原军区部队分三路突围,打响了全国解放战争的第一枪。留在鄂中、鄂东的部队坚持敌后游击战争。这样,在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历史关头,与黄麻起义有着“血缘关系”的中原军区所属各部,不仅打到外线牵制国民党军队,配合人民解放军内线兵团作战,而且为刘邓大军实施战略进攻,千里跃进大别山,保存了接应和支援的骨干力量。历史就是这样巧合,刘邓大军乃当年的鄂豫皖红军,其基干力量即是改编为129师的红四方面军。这支部队以锐不可挡之势,粉碎国民党数十万大军的前堵后追,于1947年8月底进入大别山北麓,重建大别山革命根据地,使之成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全国胜利的重要基地。原实施中原突围的主力部队在“打回老家去”号召的鼓舞下,也于11月回到大别山,实现了重返故土鄂豫边区的夙愿。如毛泽东所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注:《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44页。】黄麻起义的红色沃土,正是实现这个伟大事变的战略基地。
  最后.黄麻起义的红色沃土还为党和国家培育和造就了一大批治国安邦的革命家和军事家。正如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大厅的前言所歌颂的:大别山,英雄的山。从黄麻起义到中国革命胜利,历时22年的浴血苦斗,大别山孕育了多少感天动地的英烈,造就了多少横刀立马的将军。的确,巍巍大别山,是中国共产党培养治党治国治军杰出人才的“大学校”,是人民共和国的将军摇篮。其中从黄麻起义走出的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有4位,开国将军25位(含大将2位、上将6位、中将6位、少将11位);而作为黄麻起义策源地的红安县,则不仅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和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而且产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共和国主席和61位将军(其中上将8名、中将10名、少将43名),捐躯的革命群众10多万,牺牲的有记载的烈士2.2万,因而是全国第一“将军县”和著名“烈士县”。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永远的丰碑,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永放光彩的红色记忆。
  (摘自《党史天地》2007年第11期)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