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党史参阅

从习近平总书记讲过的湖北党史故事中 感悟共产党人的坚定理想信念

发布日期: 来源: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  2025年4月22日
  2024 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湖北时指出,湖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要求湖北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湖北是红色沃土、英雄之地,习近平总书记非常熟悉党在湖北的光辉历史,曾深情讲述徐海东大将家族为革命牺牲 70 余人等感人肺腑的党史故事,为我们用好党史这本“教科书”树立了光辉典范。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历史纪念地、出席重大纪念活动和重要会议等多种场合,生动讲述了党史上许多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故事,在习近平总书记讲述的与湖北党史人物有关的故事中,夏明翰和何功伟的故事彰显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对于今天的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党员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强大的精神感召力。
  2020 9 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曾深情讲述了夏明翰的故事,他说:“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随时面临生死考验,支撑他们视死如归、革命到底的是坚定理想信念。毛主席、贺老总、夏明翰烈士等满门英烈而初心不改。”他强调:“夏明翰身陷牢狱坚贞不屈,在给妻子的家书中发出‘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的豪迈誓言。”
  2022 3 1 日,在 2022 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对理想的追求就是对真理的追求。”他说:“1941 年,时任鄂西特委书记何功伟被捕入狱。面对敌人一次次严刑拷打、一次次劝降利诱,他毫不畏惧、不为所动,高唱《国际歌》英勇就义,年仅 26 岁。何功伟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儿献身真理,早具决心,除慷慨就死外,绝无他途可循,为天地存正气,为个人全人格,成仁取义,此正其时。”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八项规定是改进作风的切入点和动员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抓作风建设,就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我们今天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讲述的夏明翰、何功伟两位烈士的故事,从中感悟优秀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道德品质,进一步增强锲而不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努力推动学习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夏明翰的故事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28岁的夏明翰,在英勇就义之前写下的绝笔,激励着无数共产党人为党的事业英勇奋斗、前仆后继。
  夏明翰出生在湖北省秭归县,自幼受到屈原等历史人物事迹的熏陶,萌生了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1921 年冬,夏明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成为毛泽东领导农民运动的得力助手,协助毛泽东训练了一批农民运动的骨干,为党的事业输送了许多优秀干部。
  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夏明翰受党组织派遣,参加中共湖北省委的领导工作,由于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在狱中,夏明翰遭受酷刑,但他坚贞不屈。敌人用尽了手段,最后不得不用亲情来逼迫夏明翰就范,审判官劝说夏明翰:“夏先生,凡事都要三思而行。先生年纪轻轻,上有老母,中有爱妻,下有娇儿,就这么随随便便抛妻弃子,未免太可惜了吧!”夏明翰不为所动,他说:“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我已不是三思而行,而是百思已定。”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夏明翰给母亲、妻子和姐姐写下了表明心迹的诀别信,至今读来仍令人动容。
  在给母亲的信中,他写道:“你只教儿为民除害、为国除奸。在我和弟弟妹妹投身革命的关键时刻,你给了我们精神上的关心、物质上的支持。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呜咽,别让子规啼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
  在给妻子郑家钧的信中,他写道:“同志们曾说世上惟有家钧好,今日里才觉你是巾帼贤。我一生无愁无泪无私念,你切莫悲悲凄凄泪涟涟。张眼望,这人世,几家夫妻偕老有百年。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各取所需终有日,革命事业代代传。红珠留着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信中提到的“赤云”,是夏明翰的女儿,当时还不到 6个月。
  在给姐姐的信中,他写道:“大姐为我坐监牢,外甥为我受株连,我们没有罪,我们要斗争,人该怎么做,路该怎么走,要有正确的答案。我一生无遗憾,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
  在生命的尽头,三封家书字字真切,饱含着夏明翰对家人的思念和期望,也彰显着一名共产党人对党的无限忠诚、对理想信念的无比坚定。
何功伟的故事
  何功伟是湖北咸宁人,1915 年出生于一个书香之家,他的父亲在当地小有名气,曾经担任过中学校长,还会行医看病。何功伟从小就热爱学习,追求进步。他最早的理想是成为中国的“爱迪生”,做一名对国家有贡献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然而,那时的中国,受尽列强的欺侮,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加紧侵略中国的步伐。面对着民族遭受的前所未有的劫难,年轻的何功伟苦苦思索着救国救民的道路,他和同学们一起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讨论时事,阅读了不少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作,掌握了科学理论的一些基本原理,产生了对共产主义的向往,逐渐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1935 12 月,日本侵略者在侵占东北之后,加紧了对华北的争夺,胁迫国民党军撤出了北平、天津和河北,整个华北危在旦夕,悲愤的学生们高呼:“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一二·九运动爆发了,这场爱国运动迅速席卷全国。消息传到武汉,正在湖北省立武昌高级中学读书的何功伟积极响应,他参与组织召开了学生大会,发表反对内战,要求“团结抗日,一致对外”的演说,他还发起并成立了“省高反内战救国会”,策划串联各校和各界发动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第二年 8 月,何功伟在上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凭借着优秀的表现承担着重要的革命工作,辗转于上海和武汉之间,默默为抗日救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1940 年 6 月,日寇进犯宜昌,中共中央南方局决定撤销湘鄂西特委,改组为鄂西特委,由何功伟担任书记。
  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顽固派发动了第二次反共高潮。1941 年 1 月 20 日,何功伟被叛徒出卖,不幸被捕,他的身份完全暴露了。抓捕何功伟后,敌人如获至宝,他们把何功伟关进恩施的方家坝监狱,对何功伟严刑拷打。然而,何功伟并没有屈服,他用一首《狱中歌声》向战友们表达了自己坚定的信念:“我热血似潮水的奔腾,心志如铁石的坚贞,我只要一息尚存,誓为保卫真理抗争。”他还用绝食抗议的办法,迫使敌人改善牢狱的条件。
  敌人对何功伟用尽了手段,也没有能动摇他的意志,于是只好拿出最后一招,企图利用骨肉亲情来软化何功伟,让何功伟的父亲赶到恩施劝说儿子,打开突破口。何功伟得知此事后,给父亲写下了诀别信,希望能劝阻父亲前来。然而,这封信被特务截获了,没有寄到何功伟父亲手上。为了救心爱的儿子,老父亲跋涉千里,来到了恩施方家坝。老人看到遍体鳞伤的何功伟,悲痛欲绝。国民党特务知道老父亲救子心切,故意承诺,只要能够劝何功伟回心转意,登报申明脱离共产党,就马上放人,不仅如此,还可以派他出国留学。何功伟的父亲反复劝说儿子,再三强调国民党开出的“优厚”条件。何功伟看着父亲,毫不心动,他说,您不要相信他们的鬼话,我抗日无罪,为共产主义献身,死而无怨,您就只当少生了我这个儿子吧。
  当面说不通,老先生就给儿子写了一封“一字一泪”的信来劝说他。何功伟读了父亲的信,给父亲写了第二封信,再次表明自己赴死的决心和勇气。他在信中说:“儿元月二十日第狱,于今日恰足三月。自省爱国无罪俯仰无愧,故能饮苦酒以自甘,宁杀身而不悔。”“而儿之所以始终背弃大人养育之恩,断绝妻子之爱,每顾而不悔者,实不愿背弃绝大多数人之永久利益以换取吾一家之幸福也。”“儿决心牺牲个人,以利社会国家,粉身碎骨,此志不渝!”
  老父读罢儿子如此决绝的回信,他知道自己就要失去这个最爱的孩子。最后一次探监时,他在监狱的谷仓中陪何功伟彻夜长谈。谈至深情处,父亲声泪俱下,他央求说:“你是我最喜欢的儿子,我这是最后一次求你,你难道真的忍心舍弃老父、弟妹、妻儿?不要你写自首书,只要你点一下头,就可以跟我回去。功伟,你就点一下头吧!”说完这番话,老父竟颤巍巍地跪在了儿子面前。何功伟心如刀绞,他赶忙搀扶起父亲,斩钉截铁的说:“爹啊!我为天地存正气,为个人全人格,头可断,不可点!”老人怀着无限悲伤,一个人惆怅地离开了。
  1941 11 17 日,何功伟被押出了地牢。他穿着父亲给他带来的新鞋袜,从容不迫踏上了通往刑场的道路。从地牢到后山的刑场,有 100 多级石板路,敌人放言说:“何功伟,你每上一步台- 7 -阶的时候,只要肯回一回头,我们就不杀你。”这就是说,何功伟面前有 100 多次可以活下来的机会。令敌人感到震惊的是,何功伟拖着沉重的铁镣,面带微笑,高唱国际歌,走完了 100 多级石板阶梯,自始至终没有回头,就这样为革命献出了年仅 26 岁的生命。
  两个月后,一封信被交到了何功伟新婚仅仅一年的妻子手上。这是何功伟交给父亲,由父亲转交八路军办事处,再由八路军办事处送到何功伟妻子手上的。这封信只有短短的百余字,却是烈士给党组织最后的报告:
  “云妹:在临刑前不能最后的和你见一面,不能吻一吻我们的小宝宝了!我一定坚守阶级立场,保持无产阶级的清白,忠实于党。告诉我们所有的朋友们,加倍的(地)努力吧,把革命红旗举的更高。好好地教养我们的后代,继续完成我们未完的事业!”何功伟用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坚定理想信念的壮丽颂歌,激励着无数后来人继承先烈遗志,努力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
  信念是本,作风是形,本正而形聚,本不正则形必散。夏明翰和何功伟为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党性修养树立了光辉榜样。我们要从习近平总书记讲述的湖北党史故事中汲取智慧和营养,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尚的价值追求和崇高的精神风范,认真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对照革命先烈和先进模范,从内心深处检视查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努力做到惕厉自省、慎终如始,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强党性、正作风、守纪律,在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进程中锐意进取、奋勇争先。
  (执笔人:吴翔)

 

  - 10 -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