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回忆文章

追忆刘华清同志对海军科技发展的贡献

发布日期: 2016-09-13 来源:

《现代舰船》编辑部

  提出中国海军战略
  1985年底,时任海军司令员的刘华清第一次正式提出中国的“海军战略”问题。
  经过对世界海军历史的深入研究和对中国海军发展历程的思考,指出海军是一支战略性军种,在作战任务、条件、作战模式、战役战术手段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特点,因此需要制定海军战略,并以此筹划和指导海军作战与建设,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军队积极防御的总体战略。
  1986年,刘华清将中国海军战略概括为“近海防御”。并明确了中国海军战略属于区域防御类型,这是由中国的国策决定的。近海防御战略要求中国海军有能力在近海主要作战方向上一定时期内夺取并保持制海权,有能力有效控制与中国海区相连的重要海上通道,有能力在与中国海域相邻的海区进行作战,并具有较强的核反击能力。
  海军战略的提出,对中国海军建设和发展具有深远和现实的重要指导意义。
  开创舰艇装备科研新篇章
  中国近代史上,海军舰艇的研制几乎像一张白纸,新中国成立后,虽从苏联转让制造了一批急需的舰艇武备,但舰艇研制仅仅处在开始着手筹划的阶段。中苏交恶后,集中力量完成新型舰艇的仿制任务,并开展自行研制工作。
  1961年6月,中央军委正式下达组建“国防部第七研究院”的命令,我国舰船装备科学研究揭开了新篇章。刘华清被正式任命为首任七院院长。七院组建初期困难重重,刘华清在科研基地建设、选配技术和管理人才方面花费了大量精力,并在组织领导核潜艇、驱逐舰等海军主战舰艇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从而奠定了坚实的海军舰艇武器装备发展的技术基础。
  刘华清指出“搞好海军现代化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科学研究,要让科研走在前面”。1982年8月28日,刘华清就任海军司令员。在海军科学研究方面,组建了装备论证和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机构,并重视发挥海军院校参加装备科研的作用。
  尊重知识、培养人才
  刘华清同志不论在创建大连海军学校、中国舰船研究院和担任海军司令期间首要的事都是抓队伍,聚集人才又培养人才。七院组建之初,他敢于尊重信任一大批老知识分子,如萨本炘、方文均、袁随善等,形成技术骨干,终于带出了陆建勋、黄旭华、潘镜芙等一批院士和专家型领导骨干。在海军装备战线上也是从他任海军司令起,任命党培养的郑明、魏柏长、高世良、王季县、过传义、柳克俊、王惠悫、阴法舜等一批肯钻研装备技术、又能担负领导责任的同志到海军装备技术部、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海军试验基地等装备部门领导岗位上,并亲自带领、手把手地教导他们正确履行中央军委、海军党委赋予的海军装备建设任务。
  创建中国核潜艇
  核潜艇工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兼有“两弹”和“两核”的尖端技术,又有长期水下航行作战的重大技术难关。
  上世纪50年代末,中国就已展开核潜艇的早期研发探索,但受国内外诸多因素影响较大,国家经济三年困难时期,核潜艇前期研发工作难以为继。时任七院院长的刘华清向聂荣臻元帅专门做了汇报,提出核潜艇项目不宜全部下马,应保留部分力量为日后工作做好准备。1965年核潜艇研制工程重新上马,时任六机部副部长兼七院院长的刘华清是主要开创研制组织领导人之一,并在其后的多个更高领导岗位上,贯穿核潜艇工程发展的各阶段和全过程,始终起核心主导作用。
  发展中国导弹驱逐舰
  驱逐舰是海军重要的主战舰艇,建国初期,中国海军从苏联购买了4艘老式驱逐舰,1959年,又引进了苏联56型驱逐舰技术资料,研制国产驱逐舰是海军官兵和科研部门共同的梦想。
  1961年担任国防部七院院长的刘华清会同海军舰船修造部林真部长等积极推动在国家工业部门中展开对驱逐舰主蒸汽动力装置、双130毫米主舰炮系统和特种钢材等三大关键的仿制与自行研究,奠定了驱逐舰在我国的工业基础。
  1966年,自行研发的65型护卫舰诞生,发展国产驱逐舰的条件进一步成熟。
  接着,为了及时规划远程运载火箭试验所需要的护航驱逐舰,已经在国防科委领导岗位上的刘华清再次提出开展导弹驱逐舰等四型舰艇的研制生产项目,并在1967年获得中央军委批准通过。同一年,导弹护卫舰、新型常规潜艇等项目的研制也陆续正式展开。
  海军装备现代化
  任海军司令员期间,刘华清提出质量建军的海军装备建设指导思想,实现由近岸防御到近海防御的转变。
  在具体装备发展上,刘华清指出常规潜艇要改进和发展;核潜艇要加以完善,执行战略任务。要发展包括岸基歼击轰炸机、巡逻预警机和舰载直升机在内的海军特种飞机。驱护舰要在齐装配套的基础上改进武器,提高水平。并且不能忽视扫猎雷、布雷、登陆舰艇及辅助船舶的相应配套发展。
  到了90年代,新一代海军现代装备体系初步形成。
  (选自《现代舰船》)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