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
大别山,横亘神州大地中央腹地,绵延千余公里,大别于南北。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是一座英雄的山,200多万人民投身革命,近100万人为国捐躯;建设、改革时期,大别山是一座奋斗的山,昔日贫穷落后的大山沟,如今已是绿色发展的先行者。
英雄的山:血和泪的革命史
位于大别山腹地的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诞生地。
92年前,潘忠汝、吴光浩等共产党人领导大别山农民自卫军,首举义旗,吹响黄麻起义的号角,向黄安县城进发。成千上万的群众手持鸟铳、鱼叉等纷纷加入起义队伍。
小小七里坪,家家有烈士,户户有红军,处处埋忠骨,岭岭皆丰碑。在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而牺牲的14万红安英烈中,有近8万名烈士来自七里坪。
昔日“革命发源地”,如今已是“红色旅游街”。国庆节临近,慕名而至的游客拍照留念,记录着老街的红色故事。
与七里坪一样,深居大别山的河南省罗山县铁铺镇何家冲村也是一片红色热土。著名的“北上先锋”红二十五军的长征之路就是从这里开启,何家冲也成为全国四大长征出发地之一。
如今,何家冲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青山环野立,一水抱村流。一幢幢明清风格的豫南古民居,错落有致。村落四周是郁郁葱葱的青山,村前是清凌凌的河水。
在大别山,几乎每个县都有一座烈士陵园,铭刻着无数英烈的名字。在湖北麻城,一位名叫“周家姆”的农村妇女“舍子救红军”的故事更是催人泪下。
1928年5月的一个傍晚,后来成为开国大将的王树声被敌人追杀到麻城西张店村,躲进了周家姆的家。敌人叫嚣抓不到王树声就“血洗西张店”。周家姆站出来说:“王树声就藏在我家。”
周家姆让大儿子王政道换上王树声的衣服,被敌人捆走。王树声脱离了险境,王政道却牺牲了。悲痛欲绝的周家姆又将其他三个儿子相继送进红军队伍。
每年4月下旬,离周家姆家不远的龟峰山上“一片红”。10万亩杜鹃花次第开放,层层叠叠,团团簇簇,将龟峰山变成了红色的海洋。
奋斗的山:拼与搏的故事会
大别山南麓的湖北省浠水县,十月村。
这是一个普通的村庄,但村名源于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十月革命”。
20世纪80年代,十月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大胆探索,闯出一条“工业富村”的新路。
2018年,十月村跻身全省经济百强村。村集体资产8.9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15万元。家家户户住进小洋楼,开上小汽车。
“一个小村庄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奋斗之歌。”透视十月村的发展历程,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冈市委书记刘雪荣不禁感慨道。
与十月村隔着大别山遥遥相望的佛子岭水库,宛如一条长龙横卧在崇山峻岭之中。坝身上写着八个大字:“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67年前,这里是一派火热的建设现场。为了治理淮河水患,国家计划在淮河上游兴建山谷水库群以拦截山洪。
1954年11月,佛子岭水库竣工,大别山深处的建设者用2年10个月时间创造了新中国奇迹。随后,一批批水利工程相继在大别山建成。从那时起,“一年大水三年旱”的六安大别山区开始“吃上大米饭”。
1991年,大别山深处7岁女童苏明娟一双饱含“我想读书”执著渴求的“大眼睛”,出现在“希望工程”宣传画上。
这双大眼睛成为一扇窗户,让越来越多人看到了大别山深处的贫困,一批批爱心人士从祖国大江南北汇聚,再次“挺进大别山”。
1993年,数万铁路勘测、设计、施工队伍踏着刘邓大军的足迹,投入大别山的怀抱,当年年底火车开进大别山腹地枢纽站——湖北麻城站。如今,大别山地区高铁纵横,闭塞的大山连通着世界。
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湖北黄冈脱贫人口超过88万人;安徽六安脱贫人口48万;河南信阳脱贫人口75万。红安、新县两个“将军县”都已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
圆梦的山:红与绿的交响曲
70年前,大别山曾用她的千里苍翠守护了红色火种;如今,她则用“绿水青山”慷慨馈赠这里的人民以富足。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红色革命老区和绿色生态功能区,大别山地区利用“红”“绿”资源,走出一条“红绿经济”之路。
翻开大别山全域旅游地图,探险漂流、观鸟摄影、茶园体验……一村一品的旅游特色,每年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这一切得益于大别山地区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视山如父、视水如母、视林如子”,让青山不老、绿水长流。
恢复绿、守护绿只是第一步,从“生态佳”到“生态+”,大别山还催生了丰富多彩的富民产业。
在“将军县”湖北红安,红薯被称为“苕”。革命年代,红安苕和井冈山的红米饭、南瓜汤齐名,是红军战士的“主粮”,滋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军主力。
近些年,红安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模式,种植红薯近5万亩。如今,红安苕已变成村民脱贫致富的“金疙瘩”。
和红薯一样,曾经养在深闺的大别山农副产品都成了“宝”。茶叶、板栗、茯苓、天麻、菊花等“大别山特产”争艳市场。一批农业产业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来源:湖北日报)
Copyright @2014-2024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