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奋进历程

中原砥柱——
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

发布日期: 来源:

  1940年1月,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在鄂豫边区采访时多次目睹边区民选活动的盛况:群众往自己中意的候选人背后海碗里投入黄豆、绿豆或蚕豆作为选票,最后按豆子的数量确定人选。选举参与面之广,群众热情度之高,令人震撼!后来,她在其著作《中国的战歌》一书中,感慨地称赞:“这是比近代英美还要进步的普选,是真正的民主!”

  湖北京山八字门,是当时豫鄂挺进纵队(新四军第五师的前身)和鄂豫边区党委指挥机关所在地。新四军第五师孤军深入敌后,要站住脚跟,必须要建立自己的抗日根据地。发动群众以最高的积极性参加战争中的一切工作,是创建和巩固抗日根据地的重要基础。边区党组织从斗争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兵民是胜利之本,自觉以主要精力发动、组织群众运动,摸索创造出不少符合当地民情的群众运动方式。“抗日十人团”即是这一时期的创举。它以十人为一基层单位,以共产党员为骨干,通过自上而下的号召和群众串联发展而成。其成员来自广泛的社会阶层,既有工人、农民、学生,也有商人、小地主和富农,还有名流士绅、洪门兄弟等,充分体现了一切抗日人士最广泛的联合。这个半军事半政权性质的群众组织担负着多项任务:组织生产、调解纠纷、打奸除恶、筹集物资、掩护伤员……为后来的基层民主政权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起步的。在被敌分割成的几十个“豆腐块”中,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在共产党能够完全控制的地区,召开民众大会,直接选举乡民代表参政议政。凡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方式除了投豆子外,还有在候选人背后插旗子、在候选人名字下画圈等方式,非常生动。在共产党组织能够推动工作而又存在着国民党政权的地方,大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牌,促使国民党政权向民主和进步的方向转变。在日本侵略军、国民党顽固派、共产党三方激烈争夺的边缘区,通过多种方式建立起“白面红心”的两面或三面政权。

  在基层政权充分发展的基础上,1941年4月,边区党委召开第二次军政代表大会,按照“三三制”原则选举出全边区行政指挥中心——边区行政公署。边区行政公署下辖四个办事处和六个直属县,它的成立,标志着边区抗日民主政权的加强和边区行政指挥的统一。这个由共产党员、小资产阶级进步分子、开明绅士等组成的政权,最广泛地代表了抗日各阶层的利益,得到了边区各界人士的拥护。云梦一位60多岁的老士绅参会途中突遇大雨,河水暴涨,为了不误会期,他不顾高龄涉过齐腰深的河水。

  抗日民主政权使社会各阶层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变得空前团结,鄂豫边区根据地也得到迅猛发展,由最初的竹沟、汤池和七里坪三个战略支点,逐步扩大到鄂豫皖湘赣五省边界地区50多个县,9万多平方公里,成为新四军第五师生存发展,走向胜利的重要支撑。

  (来源:《红色荆楚》第二卷·节点)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