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纪念文章

特殊年代汉北河 寄怀省长张体学——记“文革”期间张体学重视汉北河水利工程建设

发布日期: 2015-12-09 来源:

  天门市委党史研究室

  地处汉江下游以北的天门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便是粮棉生产的农业大市(县),水利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命脉,已被各级党组织所认同。在国家和省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中,汉北河水利防汛排涝工程项目,于1965年初也纳入省委省政府办公会议,由于工程涉及汉江以北5个县市,加上“文革”动乱特殊年代的到来,面对派性混乱局面和水利工程又必须进行的两难困境,省长张体学顶住干扰破坏的压力,利用省革委会的职务力主上马开工,并几次亲临施工现场指导工作,使之顺利完成建设任务,留下了造福一方和沿岸人民永远的怀念。

  (一)

  汉北河以北的水系(实为天门河水系),是古云梦泽北部长期受长江、汉江水顶托,与钟祥、京山、随州等大洪山的山水冲刷汇流形成的。近代以来,是指天门河、大富水、溾水(皂市河)等大小10多条水道流入天门、汉川界的汈汊湖(称汈汊湖水系),然后与武汉东西湖、大山头、新沟嘴等水域相连接,汇入长江和汉江的水道,实指天门改道河工程。汉北河开挖前,每年5-10月汛期,天门河以北的汈汊湖平均接纳洪水14亿立方米,洪水经调蓄后随汉江水位下降而逐渐退落,若遇长江和汉江水位上涨顶托,这一带湖水将急剧上涨。1967年冬和1968年冬,天门两次投入6万名民工支援钟祥县大柴湖围垦工程后,又于1969年夏遇到一次较大洪水。当时,有25亿立方米的洪水由天门河南北注入汈汊湖,而只有汉川闸和东山头闸可以泄洪,且排洪总量只及来洪总量的30%。由于排水不畅,天门有120万亩农田严重受灾,绝收农田达70万亩,粮食减产2.7亿斤,棉花减产40万担,汉川、应城、云梦、孝感等县边缘区也同样受灾。同时水灾造成钉螺草生,血吸虫肆掠,染病人员大量增加,危及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安全。

  面对汉北平原湖区人民的痛苦,时任湖北省革委会副主任的张体学,闻讯后心急如焚。他顶住“四人帮”在湖北的帮派体系派性分子的破坏和捣乱,多次主持召开专门会议,要求荆州地区和天门县革委会拿出规划方案,组织协调省革委生产指挥组的有关单位,对几种方案规划进行比较研究,最后选择可行性规划报送中央。经多方努力和协调审议,于1969年10月由国务院业务组,正式批准了湖北省革委会生产指挥组起草,上报的《汉北河水利工程规划报告》。这一《报告》分析天门河上游源流后,在汉江天门多宝罗汉寺闸渠水连接渔薪杨场倒虹口进入天门河基础上,确定天门河改道从天门城关镇西3公里的万家台起,向东北过天皂公路,经水陆李、新河口、母猪台、双渡闸、麻河渡至辛安渡分两支:一支出新沟嘴,一支出东山头。使天门河、溾水、大富水与汈汊湖分家,拦截山丘湖泊的约6300平方公里的来水,分别直出汉江和长江。减轻大洪山余脉水系和汉江顶托水对汈汊湖水系的压力,调节了汉北上下水系的出口泾流方向,使之分流排泄合理畅达。汉北河第一期工程主要是土方工程,从天门城西万家台改道河口经辛安渡至新沟出汉江长91公里,以及辛安渡至东山头出府河长14.8公里的土方开挖,共长105.8公里的人工河道,河宽一般在180-300米之间的河道与筑堤。其中上游天门段负责长62.25公里的开挖,计划土方2800万立方米。上段万家台至汉北二桥平均底宽112米,堤距255-290米;汉北二桥以下长23.3公里为复式断面,河槽底宽30米,堤距368-1028米。河段堤顶高程为30.43-37.94米。第二期工程主要建设河道沿岸的公路桥梁和涵闸;第三期工程是负责连接汉北河水系的支流疏通和配套涵闸桥梁等工程。直到1976年前后才全部完成,当年参与的规划建设者们感言道:汉北河水通悠悠,天门汉川成主流,导引上游保武汉,东泄北排解民忧。  

  (二)

  汉北河水利工程于1969年11月7日正式破土动工,在此动工前后,张体学曾两次乘军用飞机到达天门。第一次是同年夏天门、汉川遭洪水围困时,他冒着政治动乱的风险和武汉军区司令员兼省革委会主任的曾思玉,乘座军用飞机在天门河以北一带沿线上空来回盘旋视察近一个小时,因当时县革委会领导权被造反组织的人物所掌控,社会政治秩序不安定,出于政治安全没有迫降飞机,盘旋视察后即返回武汉。第二次是1970年1月27日下午,他偕同一个军代表和一位省革委生产指导干部,乘坐军用直升机抵达天门,这时汉北水利工程天门指挥部已经组织本县17个区镇场民工(日出勤人数近20余万人),正在开挖汉北河,省革委会已对天门县革委会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和部分派性人物作出初步调整,建立整党建党领导小组,由县革委副主任唐玉金负责主持全面工作。他落下飞机首先在汉北河工地进行视察,然后又应县革委整党建党领导小组邀请,先后于当晚和28日上午参加了两个会议,即当晚召开的全县生产大队以上临时支部书记党员干部大会,以及第二天在工人俱乐部召开的区镇场整党建党领导小组负责人会议。在两次会议上他分别作讲话作出了重要指示。其主要内容是:(1)分析了天门“文革”动乱的原因,就是坏人掌权,好人受气。批评了个别领导干部支持造反派,把县革委会搞得不能正常领导生产,汉北河工程前段领导力量单薄(一些老干部被打倒),工程进度缓慢,就是因为派性严重干扰造成的。(2)要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正确理解“文化大革命”,天门大多数党员干部是好的,他们能坚持贯彻毛主席的正确路线,坚守工作岗位,不怕挨批斗,敢于坚持领导生产第一线。这次要通过整党建党,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依靠广大群众“抓革命,促生产”,他们在农业生产中是不示弱的。这几年老是搞不上去,就是因为有人被派性迷住了心窍,他依靠的是少数派性分子,没有团结干部的大多数,没有依靠广大党员和工农群众。(3)在县革委整党建党领导小组建立后,要加强班子团结。他说:“文化大革命使我看清楚了,哪里的团结抓得好,哪里的形势就好,哪里的班子不团结,哪里的动乱反复就多就大。荆州地区有三个“老大难”,一个是天门、一个是监利、一个是松滋。只要把团结问题解决了,就会后来居上”。对犯错误的干部,只要他认识派性错误,不跟着“左”倾思潮跑,通过学习和批评帮助,是可以或允许改正错误的。(4)汉北河工程是件大好事,是天门人民的百年大计,你们要下决心把这项工程完成好。我来天门的目的之一,是解决汉北河的工程,要加快速度,保证施工质量,在大农忙之前争取把土方工程搞完。县区公社领导要带头上去,亲自到前线阵地,公社和区里可留一套班子在家里指挥生产,用一套班子上工地去加强领导。去年天门受了大灾,我和曾思玉司令员在空中看了的,当时大水淹的是很严重的。现在这项工程开工也有困难,困难多还要节约度荒,自力更生。粮食的标准现在不可能提高到每个劳动力500斤,因为国家有困难,省里有困难,你们也有困难。但有个原则要坚持:保证不饿死一个人,不影响春耕生产。你们可以向群众宣讲搞点瓜菜代和代食品作补充,以解决缺粮问题。我希望同志们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发扬战争年代的革命精神,战胜和克服这些困难。他的这些讲话精神,既抓住了天门“文革”动乱的症结,与极“左”错误作抗争,也对汉北河工程作思想动员工作鼓舞士气,深受广大干部和党员群众的拥护,对调整县革委领导班子和推动汉北河水利工程建设,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后不久,荆州地区又增派京山、江陵、沔阳三县劳力,长途远征支援汉北河北堤开挖工程,长27.17公里,完成土方266.16万立方米。如果说汉北河工程是在派性动乱漫延时开工建设,那么调整县革委领导班子则是排除动乱干扰,保证工程进度质量和顺利完成,所进行的水利项目的政治抗争,广大干部党员坚持生产第一线,使这一造福工程如期完成,是对“文革”动乱最有力的驳斥和抵制。  

  (三)

  汉北河水利工程从土方开挖到配套设施完成,共用五年多时间。但土方工程到1970年5月29日第一期竣工通水,只有7个月的时间。其中,天门完成挖河土方1955.8万立方米,标工1830万个,后勤运输400万人次。施工中涌现出一批模范集体和先进个人。卢市区刘集公社施工段,有长340米,水深2米多的开挖工程,公社副主任黄木年带头跳入水中抢筑防浪埂,想方设法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北堤的龙骨湖和肖严湖等堤段,人们都是在5米多深的淤泥中筑堤,几次出现下陷垮方,民工们也毫不气馁地坚持把堤筑成。小庙区截河公社施工人员创造了“人工倒土法”,攻克了“焦板土”的难关。有的共产党员为了抢修排水机泵,在10多个小时内奔走100余公里购买机泵零件,保证了机泵排水的施工进度。还有不少感人的事迹,有自己亲人死后不能回家,坚持施工的老模范彭冬羊,有动员女儿推迟婚期一同上“汉北”的66岁老人,有双目失眠争上“汉北”的许红力,有不怕苦和累一心为“汉北”的武汉下乡知识青年。热火朝天的汉北河水利工程建设,之所以能在短期开挖出来,大多靠肩挑背扛和铁锹挖,有少量的机泵抽水和牵引动力与板车倒土,得力于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战天斗地的精神,也得益于老省长张体学的亲自关怀和指导,加强领导和支持。到1974年,汉北河天门段工程基本完成,其中天门河大坝截流建成了天门船闸,使天门河上游纳入汉北河水系。汉北河两座公路大桥,16座排水泵站和26座涵闸也陆续建成。整个工程完成土方3208.7万立方米,投入标工3003.7万个,投资1935.09万元,这是特殊年代水利工程创造的奇迹。

  这项工程完工后,使汉北湖区排水系统得到合理调动和利用。促进了天门水利事业的综合协调,也促进了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特别是水利条件的改善,把汈汊湖水位由1969年的最高水位27.82米降低到1980年的最高水位只有25.94米,降低1.92米,天门河下游水位也得到合理控制,南北沿岸河湖支流合理使用;汉北河南北沿岸有100多万亩农田受益,血吸虫钉螺面积减少2.7万多亩,增垦农田5万余亩,扩大了张家湖、白湖、龙骨湖、沉底湖等湖泊养鱼面积,使水产业得到发展;汉北河水运条件改善,每年有2.5万吨棉花从这里运出,其它工农业物质和建筑材料从此运进,年运输量达20万吨。排涝泄洪能力增强,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即使在干旱年,这里蓄水抗旱能力增强,保证了天北一带粮食作物的增产丰收。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一系列富民政策又促进天门工农业生产大发展,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这里的人民看到了汉北河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从百年大计中直接感受到整体利益。在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共筑中国梦中,汉北河生态文明建设也突显出来,广大干部群众想到汉北河,就想到当年的好省长张体学,要不是他付出努力顶压力,抗拒干扰拔险阻,以极大的勇气和魅力决定开挖这条河,就没有改革开放今天的福祉。利国利民的汉北河防洪排涝工程,天门人民永远怀念张体学。

  

Copyright @2014-2024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