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纪念文章

特殊年代汉北河 寄怀省长张体学——记“文革”期间张体学重视汉北河水利工程建设

发布日期: 2015-12-09 来源:


  (三)
  汉北河水利工程从土方开挖到配套设施完成,共用五年多时间。但土方工程到1970年5月29日第一期竣工通水,只有7个月的时间。其中,天门完成挖河土方1955.8万立方米,标工1830万个,后勤运输400万人次。施工中涌现出一批模范集体和先进个人。卢市区刘集公社施工段,有长340米,水深2米多的开挖工程,公社副主任黄木年带头跳入水中抢筑防浪埂,想方设法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北堤的龙骨湖和肖严湖等堤段,人们都是在5米多深的淤泥中筑堤,几次出现下陷垮方,民工们也毫不气馁地坚持把堤筑成。小庙区截河公社施工人员创造了“人工倒土法”,攻克了“焦板土”的难关。有的共产党员为了抢修排水机泵,在10多个小时内奔走100余公里购买机泵零件,保证了机泵排水的施工进度。还有不少感人的事迹,有自己亲人死后不能回家,坚持施工的老模范彭冬羊,有动员女儿推迟婚期一同上“汉北”的66岁老人,有双目失眠争上“汉北”的许红力,有不怕苦和累一心为“汉北”的武汉下乡知识青年。热火朝天的汉北河水利工程建设,之所以能在短期开挖出来,大多靠肩挑背扛和铁锹挖,有少量的机泵抽水和牵引动力与板车倒土,得力于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战天斗地的精神,也得益于老省长张体学的亲自关怀和指导,加强领导和支持。到1974年,汉北河天门段工程基本完成,其中天门河大坝截流建成了天门船闸,使天门河上游纳入汉北河水系。汉北河两座公路大桥,16座排水泵站和26座涵闸也陆续建成。整个工程完成土方3208.7万立方米,投入标工3003.7万个,投资1935.09万元,这是特殊年代水利工程创造的奇迹。
  这项工程完工后,使汉北湖区排水系统得到合理调动和利用。促进了天门水利事业的综合协调,也促进了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特别是水利条件的改善,把汈汊湖水位由1969年的最高水位27.82米降低到1980年的最高水位只有25.94米,降低1.92米,天门河下游水位也得到合理控制,南北沿岸河湖支流合理使用;汉北河南北沿岸有100多万亩农田受益,血吸虫钉螺面积减少2.7万多亩,增垦农田5万余亩,扩大了张家湖、白湖、龙骨湖、沉底湖等湖泊养鱼面积,使水产业得到发展;汉北河水运条件改善,每年有2.5万吨棉花从这里运出,其它工农业物质和建筑材料从此运进,年运输量达20万吨。排涝泄洪能力增强,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即使在干旱年,这里蓄水抗旱能力增强,保证了天北一带粮食作物的增产丰收。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一系列富民政策又促进天门工农业生产大发展,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这里的人民看到了汉北河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从百年大计中直接感受到整体利益。在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共筑中国梦中,汉北河生态文明建设也突显出来,广大干部群众想到汉北河,就想到当年的好省长张体学,要不是他付出努力顶压力,抗拒干扰拔险阻,以极大的勇气和魅力决定开挖这条河,就没有改革开放今天的福祉。利国利民的汉北河防洪排涝工程,天门人民永远怀念张体学。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