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交流平台

浅议基层党史工作创新

发布日期: 2008-08-01 来源:
         党史工作,是党要管党的一项具体内容,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新形势下,创造性地做好党史工作,充分发挥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基层党史部门强化职能、谋求发展的努力方向。
    促进三个文明建设迫切需要创新基层党史工作。进入新世纪,我国已跨入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为基层党史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大有作为的天地。当前,紧紧围绕党的工作中心和基层工作大局,开展党史资料的征集、整理、研究、编纂以及党史宣传和教育工作,是县级党史工作的重中之重。例如,在经济建设和政权建设方面,如何从历史的角度去考察国情、党情、民情和县情,正确吸收与借鉴历史经验及教训,从而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在思想宣传战线,如何用科学的、理性的历史结论去解惑释疑、澄清是非,回答群众关心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中,如何振奋人心,凝聚力量,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把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来等。唯有不断创新,跳出旧的思维和旧的框框,找准党史工作与社会客观实践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结合点,才能推动党史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使党史工作更具生命力和活力。
    转变观念把握精髓不断创新基层党史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全党工作提出的整体要求,也是党史工作应当遵循的重要指导思想。基层党史工作要谋求更大的发展,就必须牢牢把握“与时俱进”这个精髓,敢于突破那些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思维理念和工作模式,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变革求新的勇气,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用新的途径、新的方法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推动党史工作各业务环节创造性地向前发展。一是要着力转变关起门来搞党史的旧观念,使党史工作走出书斋,面向社会,面向大众,走外向型发展的新路子。加强与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横向联系与协作,借助社会力量,开门办史,形成合力。要立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着眼世界科学文化的发展前沿,注意了解和吸收其它学科、其它领域的动态和先进成果,不断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从健康有益的外来文化中、从与时俱进的最新实践中汲取力量和营养,赋予党史工作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要把党史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纳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在改革开放的全部实践中,全方位、立体化地拓展其发展空间,从而找准党史工作与基层工作大局、与社会客观实践的契合点,使地方党史工作历久弥新,充满生机与活力。二是积极探索新的工作载体和有效方法,以理论创新推动党史工作实践的创新。要开阔视野,挖掘渠道,不断拓展党史工作的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讲究工作策略,提高工作水准,努力实现党史工作内容的突破、形式的更新和手段的现代化。
    坚持为现实服务实现基层党史工作的创新。党史工作如果不从现实出发,不为现实服务,党史工作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与时俱进也就无从谈起。因此,为现实服务,是基层党史工作实现创新的根本途径。基层党史工作要为现实服务,就要把“资政育人”作为根本任务。在党史资料征集工作中,要优化结构,夯实为现实服务的基础,下大力气改变平时忽视党史资料的征集整理待到利用时捉襟见肘的尴尬局面。要紧紧围绕县域经济发展中心,既注重思想、政治等方面党史资料的征集,又注重文化、科技、经济建设等领域党史资料的征集;既注重文献资料的征集,又注重实物和口碑资料的征集,结合现实,分清主次,抓住历史主线,突出地方特色。在党史宣传教育方面,要按照阵地化、社会化、现代化和产业化的“四化”要求,活跃服务形式,扩大渠道与范围,实现党史宣传教育手段的多元化。要结合革命节日、纪念日和县内重大活动等,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书籍、网络等传播媒体,使党史工作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做到生动活泼,内涵深刻,说服力强,影响面大,从而打好主动仗,不断推出既有学术性、又有战斗力的优秀成果。
    新形势下,基层党史工作处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重要时期。基层党史部门唯有抓住历史机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工作大局服务,在服务中寻求发展,才能不断开创新时期基层党史工作的新局面。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