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敬亭率部运动到河南竹沟,部署当地游击战争后,于1936年春返回鄂东。由于原红二十八军八十二师参谋长丁少卿叛变投敌,带领敌人追击红二十八军,同时残暴地破坏便衣队和党的地方工作,高敬亭决定返回皖西。
在通过经扶封锁线时,高敬亭和何耀榜研究行动方案:高敬亭带手枪团,过烟家山到封家树坳,进到豫东南;黄陂佬带领一路游击师到经扶县城南边,一方面打击南边来的援兵,一方面拖住经扶县城的敌人;李友厚的便衣队卡住经扶县城的北门;黄明富的便衣队卡住丁李家湾的要口;袁爱的便衣队负责给高敬亭带路和打掩护;何耀榜负责组织力量到封家树坳接应。
何耀榜带领3支便衣队和特务三大队,隐蔽地插进烟家山山口。他们估计敌人堵击高敬亭,必然在此设下埋伏,特务三大队的一部分战士,绕到一条山沟里,隐蔽在敌人埋伏的背后。当何耀榜带领便衣队伸向被敌人严密监视的封家树坳坳口附近时,敌人发现了何耀榜的部队,可他们却装做没看见。敌人不动手,何耀榜自然也不去主动攻击他们。
这天风和日暖,战士们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坳口。中午12点,何耀榜发现手枪团的战士在草丛里爬行,逐渐逼近坳口,随后一个接着一个地爬过了坳口。敌人发现了手枪团的战士,可迟迟不动手,反而让手枪团顺利地通过。
高敬亭乘坐的黑布抬子夹在战士中间,刚接近坳口时,敌人发疯似的从四面攻击坳口。敌人的伏兵一露面,何耀榜的便衣队和隐蔽在敌人背后的特务三大队部分战士一齐动手,两面向敌人攻击。
战斗顿时全面展开。
国民党别动队的特务兵,虽然拿着最新式的武器,然而都是一些怕死鬼。他们一见红军面对面地拼命,又是两头挨打,立刻退缩到半山坡上,一股敌人还脱了群,被特务三大队的战士,卡断了退路。
特务三大队盯住敌人不放,把他们一股股地赶离坳口。何耀榜带领便衣队立即占领坳口要地。袁爱的便衣队毫无差错地把军政委高敬亭送到坳口上。
从鄂东到皖西,其间要通过好几道封锁线。高敬亭通过麻城封锁线时,命令何耀榜留在原地,把敌人拖到其它地方去。一连几天,何耀榜和便衣队越高山、走丘陵,在鄂豫皖三省接壤处来回穿梭,拖得国民党军追赶部队精疲力竭。敌人追赶的劲头不那么大了,枪声也渐渐地和红军拉开了距离,他们才进入游击根据地隐蔽休息。
在一系列战斗中,红军虽有少数伤亡,却换来了较大的胜利,工作有所发展,地区也有所扩大,但无人区荒芜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莲塘山区仍然处在十分困难的境地,不仅买不到一点日用品,连个剃头的工人都找不到。
光山与商城之间有一片寨子,其中一个叫夏家新寨,寨主黄子宪带领民团把守这个要口。他规定,凡有人到山区种田,必先到他的寨子里签到请保,否则一律不准进山,即使在山里种了田,也不得进山收获。当然,堵塞莲塘山的要口不只是这一个,在经扶和光山之间的一片寨子都是如此。便衣队虽然在白区动员了一部分群众进入无人区种田,由于民团严密控制,群众怕出事,怕杀头,又都返回了白区。
光麻特委决定,打开夏家新寨,拔除这颗“钉子”。
便衣队和特务三大队,计划用攻城的办法攻打夏家新寨。他们在黑夜里摸到寨子附近,刚一发出攻寨的火光信号,附近的寨子刹时间都燃起无数火把,把大地照耀得通红明亮,几个民团陆续赶来增援,何耀榜有点莫名其妙。
原来,红军发出的攻击信号,正是敌人规定的增援信号。
第一次攻打夏家新寨失利,民团更加猖狂。黄子宪扬言:共产党的游击队如能无损地进到寨子里,他就降服;如若不然,休想在他管辖的地区内扎根。他们将寨子围墙统统加高二尺多,砍倒四周的树木,让夏家新寨座落在一个光秃秃的山包上。
夏家新寨居高临下,更加易守难攻了。
何耀榜组织便衣队和特务三大队,再次攻打夏家新寨。
在一个没有月亮、浮云伴着繁星的夜晚,便衣队和特务三大队悄悄地运动到寨子附近。寨墙高大,很难攀登,他们只好临时去找梯子。找了半个夜晚,好不容易找到几乘梯子。当他们冲到寨墙下边时,梯子太矮了,够不着墙头。
三大队战士和便衣队员仍然向上攻击,黄世德、周奇云、余明等人在寨墙上和敌人展开肉搏。敌人既狡猾,又顽固,在寨墙上又布上一道“人墙”,民团和强迫来的群众挨着个站成一排,手拿刀、枪、矛等各式各样的武器,与红军对抗。红军后边的人上不去,上去的人又寡不敌众,且不能对着群众开枪,处境十分不利。
爬上围墙的黄石德右手负伤,被推下城墙;陈奇营的胳膊挨了几刀,从梯上滚落下来;有的战士还踩上了敌人的土地雷和小炸弹。眼看战士们浴血苦战,有的负伤,有的倒下,何耀榜咬牙下令,停止攻击,撤出战斗。
夏种的季节即将到来,群众仍不得自由出入要口,加上前两次攻寨失利,大家心里憋着一股气。安置好彩号后,何耀榜带上特务三大队,经过几天几夜的转战,在白雀园附近与三路游击师会合。
这时,三路游击师发展到200多人。师长罗厚福,政委关楚印听了何耀榜两次攻打夏家新寨的介绍,认为莲塘山周边的几个要口被地主民团把持,红军不仅在行动上受到很大限制,由于不能把群众安插到无人区种田,今后的斗争会更加困难,也同意打掉有代表性的夏家新寨。
总结前两次失利的教训,硬攻是不行的,他们决定采取里应外合的办法。特务三大队化装成种田的农民以登记、签到为名,混进寨子里;便衣队和游击师分散隐蔽在田间,伺机发动进攻。
第二天正碰上倾盆大雨。中午前,特务三大队的战士打扮成整田下秧的农民,有的扛着秧架子,有的牵着大水牛,穿着蓑衣,戴着斗笠,出现在夏家新寨附近。大个子黄世德在二打夏新寨时负了伤,非要参加这次战斗。
跟着当地的群众,他们先后混进去几十个人。寨子里立刻忙乱起来,有的在登记,有的在接受检查,也有的蹲在屋檐下、大门前避雨。一点多钟,雨停了,检查官登记时发现几个人口音不对,引起了警觉。事不宜迟,黄石德挺身而出,指挥混进去的几十个战士同敌人展开拼搏。
听到枪声,埋伏在田野间的游击师随即展开进攻。敌人受到内外夹击,加之寨子里的炮楼被红军燃起冲天大火,立刻成了无头苍蝇,随着混乱的群众,一股股、一群群地跑出来,向其他寨子逃命而去。便衣队和他们混在一起,也跟着跑进别的寨子。就在敌人喘息未定的时候,红军游击队和便衣队又来了个里应外合。他们不仅打开了夏家新寨,还乘胜打开了其他两个寨子。
几个寨子黑烟滚滚,火舌伸展。泞滑的田地里,到处是奔跑着的民团、地主、恶霸和他们的家小。红军、便衣队大显身手,像捉小鸡一样,追赶和捉拿他们。在激烈的枪声和人们的吼叫声中,黄石德收罗了一串衣着阔绰的富家老爷,拉着他们来到何耀榜身边,并请示说:“这些都是寨子里的统治者,杀不杀?”
“老爷”们听到“杀不杀”的声音,“噗”的一声跪在地上,抖成一团,七嘴八舌地哀告求饶。
摧毁夏家新寨,打开了敌人在光麻苏区的一个大缺口。红军游击队、便衣队很快动员一批群众迁入无人区扎根落户,进行生产,豫东南的工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便衣队的发展,游击师的扩大,敌人惊慌失措。河南潢川专署匆忙召集县以上官员开会,严密布置“清剿”。国民党军以一0三师为“清剿”机动部队,组织易本印、顾敬之、陈道荣民团,全力对付红军和便衣队。
雨后的清晨,何耀榜走出茶林,刚来到一个山坡上,吴昌夫又赶来报告:“侦察员回来了,敌人动员全部力量,可能先搜莲塘山。”
先搜莲塘山,这是可以断定的,因为敌人知道莲塘山是红军和便衣队的心脏地区。但是,刚进山的群众都在种田下秧,山上看守所、彩病号一时无法转移,何耀榜忧虑重重,他认为不能轻易地让敌人占去这块比较巩固的根据地。
随后,他们研究对付敌人的可行办法,决定让红军游击队、便衣队转移到山外牵制敌人,在内线设置“地雷网”阻击敌人。当天夜里,他们在路口、山沟、山坡上埋下土地雷,编织了三条总导火线。
第二天早晨,易本印的全部武装配合一0三师一个营,加上县、区保安队和红黄学道徒,几千人从四面八方浩浩荡荡地向莲塘山涌来。9点多钟,敌人仗着人多势众,大叫大喊地开始爬山。农历四、五月的天气,已经很热了,到中午,敌人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疲劳无力,只顾喘气流汗。尽管长官们在屁股后面用枪督促,他们仍像老水牛一样,吃力地向山上蠕动。
在山上看管导火线的战士,沉着地观察敌人的行动。刘海山清楚地看到,敌人搜山的前锋是红黄学道徒,中间是易本印的部队,末尾才是一0三师。很显然,想炸毁一0三师是非常困难的。易本应的民团进入“地雷网”后,刘海山见是时候了,一声令下,战士们同时拉扯导火线。顿时,轰隆隆的爆炸声此起彼伏,大山立刻摇撼起来。放置在炮桶里的鞭炮,这时也被点燃。爆炸声震荡着山谷,有如千军万马,奔腾而来。
在地雷的爆炸声中,成群的敌人倒了下去。前面的敌人倒下去了,后面的敌人心惊肉跳,不管是悬崖还是高山,纵身往下就跳。易本印被打痛了,连忙窜回了老窠。
敌人不甘心这次挫败,几天后又命顾敬之组织“搜剿”西高山。顾敬之先到商城、金寨等地强迫红军家属集中到商城的斑竹园,然后由军队押着他们进山,装做红黄学道徒走在最前边。如果遇到埋伏,就先炸死红军家属。
何耀榜知道敌人的这个险恶计策后,命令战士们把埋藏在地下的土地雷收起来,所有人员转移到其他山区。敌人用尽心计,整整搜了三天三夜,在西高山上却没有见到一个共产党人的影子。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