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毛泽东在东湖

“你们都当‘观潮派’吧!”

发布日期: 2015-01-23 来源:

  9月10日上午,晴空万里,骄阳似火,湛蓝的天空飘浮着几片淡淡的白云。
  汉口王家墩机场。
  王任重不时地用手遮阳翘首北望,一旁站着张体学、宋侃夫、李尔重。
  11时40分,两架银灰色的专机呼啸地降落在跑道上,毛泽东、张治中、曾希圣、江青等先后走下扶梯。
  9日晚上,毛泽东一连开了五个会,凌晨又接见了新疆参观团,一宵未睡。
  “那您好好地睡一觉吧。”考虑到这次南巡日期的安排是满满的,张治中提议。
  “不啰。天气热,我想马上到长江去咧!”毛泽东说着,勾着腰登上黑色“吉斯”牌轿车。王任重、张冶中、曾希圣等随行。
  车队直向东湖客舍驰去。这里,青松翠柏,四季常青,杨柳杉桦,枝叶茂密,背俺清澈的东湖,酷夏时风从湖面吹来,气温比城内约低二三度。
  毛泽东吃完中饭,抓紧时间睡觉,养足精神,准备去长江游泳。
  下午3时,江风不大,浊浪不高。远望去,宽阔的江面波光泛金,蔚为壮观。毛泽东一行车队来到了武昌造船厂三号码头。毛泽东更衣毕,喝了一杯茅台酒。王任重、李尔重和毛泽东卫士以及护游运动员已下水。
  “喝不喝?”毛泽东抿抿嘴唇,笑向陪游的三个年轻运动员。
  “不会喝。”
  “是不是青年团教你们不喝酒的?”毛泽东开起玩笑来。
  “运动员不喝酒。”年轻人逗乐了。
  “好,好哩!”毛泽东赞许道:“我喝一点酒下水就不会冷。”
  毛泽东笑着问张治中、曾希圣:“你们不下水?”
  张治中、曾希圣笑着说:“不能奉陪了。”
  “那好吧,你们都当‘观潮派’吧!”
  江风吹拂,清凉惬意。
  说着,当船驶到长江大桥附近,毛泽东沿着船侧扶梯下水,先埋头水中三四次,让水浸润全身,然后两手撇向后方,两脚一蹬,以仰泳的姿态游开了。毛泽东游得十分轻松,时而仰泳,时而侧泳,时而踩水,时而潜泳,自如尽性,风流洒脱。他仰泳的时候比较多,有时还潜到水里再站出水而,或连连潜几次,又仰于水面。仰泳时,动作柔和,两手像一双小桨般地在水里慢慢划着,双脚轻轻地踢着水。有时交手胸前只动腿,有时又只动手,两脚不动,脚尖不露出水面。毛泽东放眼四周,悠然地欣赏着广阔的天。没有多长时间,毛泽东已游了六七里路。
  上船后,毛泽东右手一摆,把大家招到身旁,边晒太阳边交谈着。
  太阳西斜,航川轮停靠汉口军用码头,毛泽东弃船登车,返回东湖客舍。
  1958年,毛泽东七次畅游长江,这是第一次。
  晚上,毛泽东听了王任重关于湖北省钢铁生产的汇报。汇报完,毛泽东翻开当天湖北出版的报纸,阅读了上面关于大办钢铁的文章。
  武汉市的《长江日报》上刊登了一篇《怎样使小高炉正常出铁》的报道,它是武昌第一纱厂党委书记兼经理胡伯琴写的。这篇报道介绍了一纱厂全体职工土法上马,苦战45天建成小高炉,9月7日顺利投产,也谈到了纱厂办钢铁是如何克服困难的。没有炼铁的技术员和工人,他们就派人出去学习,并把武汉钢铁学校的师生请来作指导;没有耐火材料,就把厂里暂时不用的烟囱通通拆了,用来修高炉;没有鼓风机,就自己动手制造……终于使小高炉投产成功。
  毛泽东认真地看了这篇报道,决定第二天去参观武昌一纱厂的小高炉。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