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毛泽东在东湖

“真是万能啊!很好”

发布日期: 2015-01-23 来源:

  11日晚上7时40分,毛泽东由王任重、张平化、宋侃夫陪同,前往参观湖北省地方工业展览。在参观时,毛泽东仔细地观看了我国第一台小型拖拉机。
  毛泽东——这位来自农村的农民的儿子,特别重视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劳动工效、节约农村劳动力的农具改良。在前不久召开的成都会议上,当毛泽东了解到湖北当阳县跑马乡,在1957年和1958年初春,在贯彻《全国农业发展纲要40条》中,掀起了兴修水利高潮,农民群众经过改良农具,提高工效而节省大量劳动力,解决了这个乡缺乏劳力的困难。如一部三轮车子,两人一牛操作,全乡每天运走8万多立方米土,提高工效七倍;一部木拖子,一次运土五担,提高工效五倍。因此大家劲头很大,一夜之间就使工地劳动“拖子化”、“车子化”,五六天后全县就实行“车子化”、“吊杆化”,劳动工效普遍提高三四倍,保证水利工程按期完成后,全乡92%的水田可增产增收。毛泽东在会上高兴地说:“改良农具运动应推行到一切地方去,它的意义很大,这是个伟大的革命,是技术革命的萌芽,它有伟大的意义,它带有伟大的革命性质。”经毛泽东一提倡,当阳县跑马乡的“车子化”轰动全国,还被拍成新闻纪录片到处放映。
  现在,毛泽东来到了手扶拖拉机旁,显得榷外高兴,他看得很仔细,很专注。这时,外面下起雨来了,而且越下越大,毛泽东都没穿雨衣,也没有打伞,仍没有减少他的兴趣。他惊异地说:“这部小机器,好像一部机器脚踏车。”接着他用手摸了一下问:“拖拉机还有哪些用途?”有人回答:“拖拉机可以犁田、耙田、播种、施肥、喷药,还可以运输、脱谷、伐木、抽水。”
  毛泽东满意地点点头:“真是万能啊!很好。”说完,走到了拖拉机的附件旁边,很有兴趣地问:“这是做什么的?”
  有人回答:“前面是水泵,后面是喷雾,还有耙田、运输用的八个附件。”
  毛泽东听后说:“这都很好,你们做起来不困难吗?是怎么做起来的?”
  宋侃夫简单地向毛泽东汇报了试验的经过后说:“这个工厂连工程师都还没有呢?是厂领导带领技术员与工人一起做出来的。”
  毛泽东边听边点头,不住地称赞:“你们干活干得很好,你们要生产一些,交给农民使用,听取农民的意见后,改进提高,然后再进行大批量生产。”
  回到东湖客舍后,毛泽东继续和王任重、张平化、宋侃夫议论在中国如何实行农业机械化。他要王任重很好地抓一下湖北农村的农业机械化,抓出成效,总结出经验后,就写信告诉他。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