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毛泽东在东湖

“我们一贯的方针是全党办报”

发布日期: 2015-01-22 来源:

  成都会议结束当娩,田家英找到吴冷西,传达毛泽东的意见。毛泽东说,吴冷西送给他审阅的《人民日报苦战三年工作纲要》,来不及看了,要吴冷西随他一起去武昌,参加华东、中南两地区部分省、市委书记会议。
  4月7日上午,根据毛泽东的意见,由柯庆施主持会议,来讨论人民日报这个工作纲要。会上,柯庆施要吴冷西先介绍起草这个纲要的想法,希望各省、市委书记多提意见。到会的九个省、市委书记都提了中肯的意见和希望。吴冷西把它归纳了一下,主要是:
  1.对毛泽东和中央的意图,《人民日报》得风气之先,希望能及时告诉省委和省报。同时在报纸上用评论的形式加以总结。
  2.人民日报宣传大好形势和主流不够。而对支流则讲多了,特别是对一些群众有意见又难于解决的问题(如职工福利、房子、两地分居等等)讲多了。
  3.最近一个时期的宣传,希望在压缩空气时注意避免影响士气,避免泄气,保护群众的积极性。
  4.第七版的理论文章,希望能正确阐述中央同志提出的理论问题。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加以理论阐述,对争论的学术问题应适时反映并且要表明态度。
  5.报纸的版面,希望能照顾全国各省、避免各省登报不平衡。
  6.过去报纸对有些省工作中的问题。批评不够实事求是。
  7.报社派驻各地记者要提高政治思想水平。过去有些记者对问题看不准,抓不起,也写不清,希望能继承以前的好传统。可以考虑由省委一位常委兼任记者站或新华分社的社长,希望能编印毛主席写的一些新闻、社论,供记者、编辑学习。
  下午开会时,毛泽东问柯庆施:上午谈《人民日报》的问题谈得怎样。柯庆施只简单说,大家提了一些意见,吴冷西都记下了。毛泽东说,人民日报要经常注意搞好同全国各省委的关系,多听省委的意见,认真研究和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人民日报要办得好,不仅要同中央各部门搞好关系,还要取得各省的支持和帮助。人民日报是党中央的机关报,中央自然得管,各省委也有责任帮助把它办好。我们一贯的方针是全党办报。毛泽东还说,人民日报的二十三条改进工作纲要,可以作为草案先实行起来,到年底再总结经验,加以修改。农业40条写于1955年,其后经过多次修改,还要再修改才提到八大二次会议去。
  会后,毛泽东仍留武昌东湖客舍。每天早晨至傍晚沿东湖边散步。
  11日上午,毛泽东早饭后散步,要吴冷西、田家英去湖边凉棚闲谈。
  毛泽东问柯庆施主持的会议上,各省委书记谈了些什么意见?
  吴冷西把上述归纳的七条内容作了简要汇报。当吴冷西谈到人民日报同各省关系时,总的来说还比较正常,只是有几个省对人民日报1955~1956年根据中央决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批评了几个省的某些工作有意见,一度关系比较紧张,所以在会上旧事重提。
  毛泽东说:“对省委提的意见,要作分析。对的要接受,认真改进。你们认为不对的,可以提到小平同志主持的书记处会议上讨论,然后向有关省委作必要的解释。一般人都不太容易接受批评,你们在报纸上公开批评省委的某项工作中的缺点,人家有意见是正常的,何况你们的批评当时难免不够实事求是。因此你们的批评应当十分慎重,事实力求八九不离十。涉及省委本身的,事先可以听听中央书记处的意见。批评一般工作中的缺点,你们编辑部自己负责,当然也不要鲁莽从事。无论如何,你们要经常告诉记者、编辑,要搞好同各省委的关系,这是按党的原则办事的关系,不是庸俗化的关系。”
  接着,毛泽东又谈到人民日报的宣传问题,说:“武昌会议,还有成都会议的精神,就是人民日报宣传的大纲,有些具体意见,我在这两个会上都谈到了。还有几点同报纸关系较为密切的意见。”
  毛泽东说:“近来报纸的宣传反映实际不够,但也有不实之处,如指标、计划讲得过头了。现在要调整一下,压缩空气。鼓劲的话要讲,但不要华而不实。江苏提出十分指标、十二分措施、二十四分干劲,这种精神是好的,但不宜宣传。这次在武昌有些省提出,怕…说调整一下宣传调子就会泄气,这种顾虑要注意。目前总的方针还是鼓足干劲,气可鼓而不可泄。”
  毛泽东说:现在各地提出这个“化”那个“化”很多。“化”就是要变,反映群众的愿望。提出“化”的口号响亮,能动员群众。但是报纸在宣传的时候要慎重。比如说绿化,不能说种一些树就是绿化,要成活、成片、片林,像在飞机上看到湘南、粤北那样郁郁葱葱才算绿化。又如水利化,有说一年实现的,有说三年实现的,其实都不能叫做“化”,只是改变一些面貌。又如说“四无”,应当相信可以实现,但不是一两年或三五年就可以实现的。一个“化”一个“无”,不是随便宣传就可以实现了。即使讲订规划,提口号,也要留有余地。在时间和空间上说得活一点。否则,说一年或两年完成,那不是以后没有事情干了吗?要留给后代子孙一些事做。现在说苦战三年基本改变面貌,其实只是初步改变面貌,能否做到还得看一年。
  毛泽东说:“报纸上的宣传要搞深入、踏实、细致。不要光宣传指标,好大喜功不好。华而不实不好,生产是当前带动其他工作的中心工作。我们讲多快好省的方针,报纸上不能讲多快,不讲好省。”“报纸对一些具体问题,要由小见大,要把许多杂乱无章的事情加以概括,从理论上把事情说清楚。报纸的评论,应带理论色彩,这就是深入事情的本质,抓住了规律。这样把纲提起来,才能使干部和群众方向明确。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毛泽东说:“现在全国出现高潮,出现许多新鲜事物,但也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记者、编辑要提高政治思想水平,能对眼前彩色缤纷的现象做出政治判断,有远见卓识。这不容易,但应努力做到。目前大跃进的形势正是锻炼的好机会。可以按照各省委提出的意见,编印一些新闻和评论供记者、编辑学习。”
  最后,毛泽东说:“报纸问题带有普遍性,不仅人民日报存在,省报也存在。今年夏天要召开全国报纸的总编辑会议,讨论新闻宣传如何改进。”
  毛泽东在谈话中,再次要吴冷西离开北京去外地走走看看。要经常呼吸新鲜空气。要在八大二次会议后就下去一两个月,回来就开全国报纸总编辑会议。
  毛泽东要吴冷西离开北京去外省调查研究并非说明在北京不重要,相反,毛泽东曾强调过:“在北京当然也很重要,这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是议论多的地方。办报要听到各方面的议论,写评论也才能有所谓而发。”
  吴冷西按照毛泽东嘱咐,在五、六月间去河北、河南调查,虽走马观花,也很有效。但是,由于后来形势发展太快,变化太大,毛泽东要在夏天召开的全国报纸总编辑会议,最终未开成。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