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上午10时半,毛泽东在王任重、宋侃夫、李达的陪同下,从东湖客舍驱车,来到汉口的武汉体育馆接见武汉地区5000多位科技工作者。
12时43分,当毛泽东走进会场时,顿时暴风雨般的掌声和“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响彻会场。
这时毛泽东问李达:“出席会议的是哪些单位?”
李达回答:“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企业研究单位,大专院校。”
毛泽东看到人群中有许多青年,说: “青年小伙子还不少呀!”
李达说:“他们大都是青年研究人员和助教。”
当毛泽东开始离开会场时,沉浸在欢乐中的科学工作者拥向毛泽东,热情地和毛泽东握手。七十多岁的老教授谭戒甫挤上前去,喊了一声:“主席。”
毛泽东马上停下来,握住他的手,关心地说:“您现在身体还好吗?”
老教授回答:“还好。”
毛泽东又问:“还可以做研究工作吗?”
老教授回答:“可以。”
毛泽东满意地笑了。
在这次科技会议期间,毛泽东抽空在东湖客舍接见了主持设计制成我国第一艘绞刀式挖泥船“洞庭号”和荆江分洪闸门工程,为疏浚治清理航道,发展水利事业做出贡献的武昌造船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萨本忻和蒋大经等人。
毛泽东对坐落在钻鱼套的武昌造船厂并不陌生,它是我国内地的大型造船基地。1955年,毛泽东就收到过武昌造船厂的报告。《报告》告诉毛泽东武船职工由建国时期的96人已发展到5459人,有苏联专家21人,已具生产规模,正在建造舰艇。这些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56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横渡长江后,从舾装二码头下岸时,就对陪同的王任重说:“以前这里有个渡口,叫做‘烈女渡’,岸上还有一座庙,叫做‘烈女祠’。“并指着前面的矶头说:”只有这个红石矾,没有变化。”从20世纪初,投身共产主义的毛泽东就来到武汉,常住武昌,也到过钻鱼套。对这里的典故了如指掌。据《江夏县志·疆土》云:“红石矶在文昌门外,旁号烈女渡。”而今堤边还有一块“烈女渡”刻石,在江水退落后清晰可见,与毛泽东所言不差。
当毛泽东与萨本圻、蒋大经等人一一握手,并进行了热情的谈话后,语重心长地勉励他们说: “要大量造船,建设海上铁路。”毛泽东的教诲,使这些造船界的高级知识分子,备受鼓舞。
1968年,武船职工自己动手修建了“毛泽东纪念馆”,纪念毛泽东对武船的关怀。馆址位置就在钻鱼套红石矾头附近,是毛泽东横渡长江对上下岸的必经之处。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