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毛泽东在东湖

“走出‘绣楼’,深入实际,接触群众”

发布日期: 2015-01-22 来源:

  9月6日下午,毛泽东由中共湖北省委第二书记张平化陪同,离开东湖客舍驱车到湖北省委整风运动的点,位于武昌新河街的、公私合营的裕华纱厂看大字报。
  毛泽东一进厂门,就被工人认出来了。“毛主席来了”的消息很快传开。工人们高兴得直鼓掌。毛泽东微笑着,同围在身旁的工人亲切握手。
  当时,厂区两旁全是贴满鸣放的大字报专栏。
  第一张大字报的标题是:《党能领导一切吗?》大字报上写道;“共产党能领导打仗,只能搞土改,搞农村工作有一套,搞工业生产不行,还是需要资产阶级来领导。”
  读完大字报,毛泽东说道:“好家伙。”他回头问:“这些大字报是谁写的?这些人过去是干什么的?”
  厂党委书记张元一、经理尚金修一一做了回答。
  毛泽东又问:“你们怕不怕?”
  张元一、尚金修回答:“有党和毛主席领导,有工人群众的支持,我们什么也不怕。”
  “你们能预得住吗?”
  “顶得住。”
  “那就好,那就好。你们不要怕,要顶住。”毛泽东高兴地说。
  大字报很多,有一张大字报特别引人注意。上面画着五个头像,头像的嘴上还有封条,下面的文字,说明这些人是靠吹牛拍马上去的,所以整风时不开口揭发党的问题。毛泽东在这张大字报前站了很久,问:“上面画的是谁?”
  尚金修说:“都是从工人中选拔出来的干部,有的在旧社会是童养媳,有的是苦大仇深的老工人,现在都是工厂或本车间的领导。”
  “怎么能丑化工人呢?写大字报的是谁?”
  “都是资本家的留用人员。”
  “被贴大字报的人,他们怎么样?”
  “他们还好,照常工作。”
  “那就好,那就好。”毛泽东放了心。
  毛泽东在张平化和张元一、尚金修陪同下,边看边往前走,职工紧紧相随。在一张题为《绣楼闺阁》的大字报前,毛泽东停住脚步。这是仓库工人写的,批评厂级领导作风不深人,从来没有去过仓库,希望领导走出“绣楼”,深入到群众中去。
  毛泽东问:“你这个领导是光吃饭不干事,还是既吃饭又干事?”
  尚金修答:“我们还是工作的。”
  张平化说:“他们既吃饭又干事。”
  毛泽东环顾左右,问:“这张大字报是写谁的?”
  尚金修:“是写我的。”
  毛泽东看了一眼尚金修:“你是男的,怎么是闺阁?”
  “我们的书记是女的,大字报是写我们的。”
  毛泽东问:“对不对?(指群众的批评)你是不是没有到仓库去过?”
  尚金修:“去过,去的次数不多,每月盘存的时候去。”
  毛泽东:“你是不是在楼上办公?”
  尚金修:“我们办公室在一楼。”
  毛泽东:”当厂长的,每天要到工人中去走一走。全厂范围内每天要转一转,要走出‘绣楼’,深入实际,接触群众。”
  武汉的9月,气候仍然十分炎热。毛泽东冒着暑热看大字报已有一个多小时了。尚金修请毛泽东、张平化去会议室休息一下。毛泽东不同意,要去车间看看工人。从筒摇车间进去,从清花车间出来。纺织工人见到毛泽东,热烈鼓掌,毛泽东也向工人招手致意,走到工厂靠长江的小路上,毛泽东问:“看完了没有?”
  尚金修:“看完了。”
  毛泽东同在场的工人、干部亲切话别,然后健步走向停靠在江边的轮船上。
  裕华纱厂,后来改名为武汉市国棉第四棉纺厂,是武汉市纺织行业的台柱之一。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