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红色荆楚》
P. 23

第一篇·革命时期


                 工人及英租界和平、荣茂两花厂工人先后罢工。至 7 月中旬,
                 武汉各工厂工人的罢工斗争此起彼伏,形成高潮。
                      武汉学生、工人和市民的爱国行动,影响了湖北地区中小

                 城市的爱国群众。黄州、安陆、黄陂、沙市、宜昌、广济(今
                 武穴市)、阳新、襄阳、蒲圻等地的学生和商人,纷纷举行示
                 威和罢课、罢市。慑于群众爱国斗争的强大压力,湖北督军署

                 被迫释放被捕学生,并致电北京政府,要求拒绝在巴黎和会上
                 签字。
                      五四爱国运动,以中国政府拒绝在卖国屈辱的和约上签字
                 而告终。它以救亡图存的现实需要,激发了学生、工人和中小

                 商人等民众对中国现实问题的关注和参与。其影响不仅及于政
                 治、文化、商业等繁荣的大都市,而且波及众多中小城镇,甚

                 至部分农村地区。
                      在这场爱国运动中,新文化运动的先锋陈独秀、李大钊又
                 一次成为引领运动发展的旗手。恽代英、黄负生、林育南等湖
                 北地区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参与者,成为湖北地区运动的前驱和

                 领导力量。
                      自此,近代以来由社会精英主导的社会变革,开始有了更
                 广泛的阶层参与,闭塞、落后的底层社会被灌入新鲜的时代气

                 息,中国封建军阀专制的黑幕里继续展露丝丝光亮。
                     “民心不死,国尚可为”。这不断展现的曙光,正是中国共
                 产党诞生的前奏。


                                             群英结党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爱国运动,它以彻底的不妥协的反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姿态,开启了中国现代历史的大门。
                      救亡图存的现实需要,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把探寻的目光
                 投向已经成功指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马克思主义。



                                                                                 009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