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0
“工农小资产阶级联盟”、“争取非资本主义前途”,这两幅宣传标语,是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秘书长蔡和森精心准备的。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召开了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这是党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半个月前,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并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分庭抗礼,广州、南京、重庆等地接连发生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惨案,国民革命遭受局部失败。
参加会议的共有82名代表,是党建立以来参加会议人数最多的一次代表大会,湖北代占代表人数的六分之一。身着长衫的陈独秀侃侃而谈,作了长达6个小时的报告,可新意甚少,还不时为自己开脱。休息时,罗亦农走到瞿秋白的面前叹息地说了声“糟糕”。
第二天,当代表们走进会场时,惊奇地发现一本本封面上印着由瞿秋白撰写的“中国革命中之争论问题”,放在每个人的座位上。瞿秋白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党有病,病的名词叫彭述之主义”,“中国共产党内有派别,有机会主义。如果不公开揭发出来,群众和革命就要抛弃我们了!”这是对陈独秀、彭述之机会主义理论和错误的系统批判。
恽代英看后说:“这个标题很好,写得尖锐”,“中国革命么,谁革谁的命?谁能领导革命?如何去争取领导?领导人怎样?问得实在好!”
彭述之却咕噜着:“见了鬼了”。
会议讨论时,蔡和森、张太雷、李立三等人纷纷发言,批评陈独秀的错误。以团中央书记身份参加大会的任弼时毫不留情地指出,陈独秀的政治路线是错误的,是主动放弃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对于国民党不敢批评而只是退让,是毫无独立的阶级政策。
大会选举产生了由31名正式委员和14名候补委员组织第五届中央委员会,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罗亦农等一批在大革命高潮中涌现出来的出类拔萃的精英被选入了党中央,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极为深远。恽代英、项英、向忠发、张太雷、贺昌、陆沉、林育南等湖北籍和湖北的代表被选为中央委员、候补委员。
中共五大正确与失误交织,因循与创新同在,成功与挫折并存,激进与退缩错杂。大会探讨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提出了指导中国革命的一些正确原则,在党的组织建设上前进了一大步。大会虽然未能提出挽救中国革命的具体措施,但为党实现历史性的转变在政治上、思想、组织上作了一定的铺垫和准备,为党继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Copyright @2014-2018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