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27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艳的旗帜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张灯又结彩呀,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这首流传大江南北的经典红歌,脍炙人口,历久弥新,80多年前诞生于鄂豫皖苏区,是根据地武装斗争、政权建设的真实写照。
1931年11月7日,这是一个秋风送爽、阳光高照的日子,也是一个金谷吐黄、果实飘香的季节。七里坪大街小巷红旗招展,喜气洋洋。镇西边的河滩上,鄂豫皖根据地两万多指战员头戴八角帽,身穿灰军衣,持枪布阵,整齐划一,接受总指挥徐向前和总政委陈昌浩的检阅,宣告红四方面军成立。周围十里八乡的群众,扶老携幼,络绎不绝地涌向七里坪,争相目睹这一盛况。
这支当时并不十分起眼的红军队伍,很快锐不可挡,声誉雀起。后来千锤百炼,猛将如云,闻名于世。有317位鄂豫皖子弟成为共和国的开国将军,走出了李先念、陈再道、陈锡联、许世友、韩先楚、洪学智、刘华清、秦基伟等众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
红四方面军一成立,就主动南下出击,攻下国民党军整师兵力设防的坚固据点黄安城;接着发起商(城)潢(川)战役,打击北线战敌人,将汤恩伯任师长的蒋介石嫡系第二师几乎全歼;随后连续作战,东出皖西,围点打援,生俘敌2名师长、5名旅长、12名团长。在成立后仅半年的时间里,红四方面军成建制地歼灭国民党正规部队近40个团6万余人,创造了空中战、立体战、坑道战等多个军事奇迹。
四大战役,红四方面军很快发展到2个军6个师 45000余人,成为全国三大主力红军之一。地方武装在成建制编入主力红军的情况下,发展到20万人。鄂豫皖根据地进一步巩固,并猛烈地扩大,被国民党军隔离的东西赤区连成一片,面积达4万平方公里,建立起27个县的革命政权。
徐向前元帅把这支部队的战斗作风概括为:“狠、硬、快、猛、活”五个字。他经常教导指战员在战斗最艰难的时刻,要“硬着头皮顶住”、要“坚持最后五分钟”。正因为有这样一位智勇双全的总指挥,红四方面军才培养和造就出一大批善打和敢打硬仗与恶仗的狼兵虎将,在革命进程中永远向前,取得一个接着一个的胜利。
1934年1月,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给这支部队“英勇善战”的高度评价。十年土地革命战争,这支部队崛起大别山、威震秦巴山、血战祁连山,屡胜强敌、迭历险境、百折不挠,足迹遍及鄂、豫、皖、川、陕、甘、宁、青、新等省,歼灭国民党军30余万,开辟了鄂豫皖、川陕两大革命根据地,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英雄战歌。
Copyright @2014-2018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