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8
1939年1月,寒风凛冽。一支百余人的新四军队伍在一个年轻人的带领下,精神饱满、全副武装地从豫南竹沟南下湖北。这个年轻人,便是时年30岁的李先念。这次南下,就是为了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发展中原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指示,在武汉外围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鄂豫抗日根据地。
1940年1月,仅仅一年的时间,这支百余人的队伍在汇聚豫南、鄂中、鄂东抗日武装的基础上,如滚雪球似的发展至一万余人,整编为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1941年1月,在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皖南事变”阴霾中,豫鄂挺进纵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五师,李先念任师长兼政治委员。
新四军第五师一建立,就面临着双重夹击:一面是日寇、伪军的张牙,一面是国民党顽军的舞爪。武汉沦陷后,日军在武汉外围交通沿线和主要集镇设立据点,长期驻扎着15万重兵,还有8万伪军供其驱使。他们一面同正面战场的国民党军队对峙,一面对新四军第五师进行频繁而残酷的“扫荡”。国民党在这一地区则布有近40万兵力,他们中间的顽固派对日军消极防御,而对发展壮大的新四军积极摩擦和“围剿”。新四军第五师长期孤悬敌后,与中央及其他抗日根据地保持的唯一联系就是空中电波,同兄弟部队只能作战略上的配合,而无法进行战斗上的协同。面对这种敌强我弱、孤军奋战的艰险境地,新四军第五师一直挺立在中原抗战前哨。
由各路抗日武装汇集而成的新四军第五师,最大限度地发挥游击战争的特长,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从师部往下,层层划分作战单位,独立自主开展游击战争。面对小股敌顽时化零为整、集中突破,消灭其有生力量;面对大股敌顽时则化整为零、避其锋芒,消耗疲惫之。李先念后来回忆说:“五师部队善于独立作战,几个干部带上一支小部队就能同敌人扭打。”敌人向五师根据地“扫荡”时,经常有人向他汇报,说某县委书记不见了,某区委书记失踪了,某部队被包围了,他则非常镇定:“不要紧,敌人退了,他们就会钻出来的。”果然,敌人一退,战士们又都生龙活虎地出现了。
在坚持敌后抗战的峥嵘岁月里,新四军第五师活动于鄂豫皖湘赣五省交界地区的60 多个县,对敌作战1200余次,歼灭日伪军4.3万余人,发展到拥有5万余人的正规部队和30余万的民兵队伍,从战略上配合了华北、华东敌后战场,支持了国民党抗日部队在中原的正面战场,为中华民族的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Copyright @2014-2018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