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4 - 《红色荆楚》
P. 114
·征程卷
钢铁”的劳动力共达 80 余万人。10 月底,全省共建高炉和土
炉 10 万余座。12 月 27 日,宣布全省钢铁生产达到了指标要求。
实际上,所炼的多是无用的烧结铁。为了炼钢而滥伐森林,造
成了森林资源的巨大损失。为了达到指标,动员群众献卖闲置
不用的钢铁制品,有的地方连正在使用的铁门和铁锅也被“献
卖”,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活。
在“大炼钢铁”高烧不退的时候,一个新名词“人民公社”
闯入人们的视野。8 月 28 日,通过《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
问题的决议》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尚未结束,湖北省第一个
人民公社即在应城县宣布成立。9 月 20 日,省委发布《关于在
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了建立农、林、牧、
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相互结合的人民公社总
的原则。10 月 1 日,湖北省宣布全省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当时,人们把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称为“三面红
旗”。以“一大二公”为特征的人民公社,一开始就刮起了“共
产风”,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加上“大办钢
铁”“大办民兵师”“大上水利建设”,过多地占用了农村青壮
年劳动力,致使当年秋收季节,不少庄稼无人收割,不少地区
的粮食、棉花因无人收割而烂在地里。生产的高指标、农业“放
卫星”,各种“大办”,使得各地农民连续疲劳作战,秋粮超额
征购和公共食堂“敞开肚皮吃饭”,浪费了大量粮食,很快引
发了各地粮食危机。另外,公社成立后,一些地方实行“三化”
运动,即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三化”的
实行,给刮“共产风”提供了方便,也助长了干部强迫命令和
对生产的瞎指挥。
“大跃进”造成的问题逐渐凸显。这个时候,中共中央开
始纠正已经觉察到的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为标志的“左”倾错误。但是,这一时期的纠“左”,只是在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