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5 - 《红色荆楚》
P. 115
第二篇·建设时期
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这“三面红旗”的框架下,对高
指标、浮夸风和“共产风”的发展势头有了一定的控制。“大
跃进”带来的危机还在继续酝酿中。1959 年 7 月,在江西庐山
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本意是继续纠正“左”的错误,但结
果却相反,骤然兴起“反右倾”斗争,使纠“左”的进程被迫
终止,从 1959 年底至 1960 年开始了持续跃进的运动。
“大跃进”造成的恶果开始出现了。1959 年底,由于继续
“大跃进”,加上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湖北城市粮食供应极其
紧张,农村出现非正常人口死亡,城乡经济困难不断加剧,人
民进入了不堪回首的困苦岁月——“三年困难时期”。
全面调整
面对严峻的形势,国家开始从国外进口粮食,改变政策。
1961 年 1 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
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3 年来造成严重后果的“大
跃进”运动终于停止了,国民经济开始转入调整的新轨道。毛
泽东在会上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随后,几乎所有的中
央领导人都来到农村,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的初步成果被
吸收到这年 3 月中央工作会议讨论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条例
(草案)》(即“农业六十条”)之中,比如:允许农民养猪、种
菜,经营家庭副业,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包产到户”和自由市
场。党的农村政策开始调整,中国农村经济恶化的状况开始扭
转。随之而来,工业、商业、手工业、科学、教育、文艺等领
域也开始调整,相应的工作条例陆续出台。
“大跃进”中,湖北曾经很“左”,但煞车也很早,并不断
做自我批评,总结经验教训。湖北在全国最先宣传“粮食多得
无处放”“吃饭不要钱”,在全国造成了不好的影响。王任重后
来对《人民日报》的同志说:“1958 年我们天天登报,出了风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