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1 - 《红色荆楚》
P. 201

第三篇·改革时期


                 县(市、区)乡镇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实施意见》等一系列
                 配套改革文件,为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
                      湖北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内容,主要包括乡镇行政机关改革

                 和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两大方面。
                      乡镇行政机关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一规范三精简”:即规
                 范乡镇机构设置,精简领导职数,精简内设机构,精简工作人

                 员,同时逐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两转三建立”:即转变
                 经费管理方式,转变单位用人机制;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建立
                “以钱养事”新机制,建立公益性服务考评机制。

                      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是继农村税费改革后更为深刻的农村改
                 革。其目的,是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革

                 与农村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通过体制
                 和机制创新,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编制管理,构建新型农村公
                 益性事业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对“三农”的服务水平,推进基
                 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湖北通

                 过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从体制上开始消除机构臃肿的弊端;更
                 新了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初步转变了政府职能,提高了政府
                 工作效率;减轻了财政人员支出压力;提高了农村社会化服务

                 水平。

                                             大力兴农

                      湖北是农业大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不仅“米

                 袋子”产品在全国有地位,“菜篮子”产品也有很大优势;有
                 的产品、有的指标在全国领先,有些产品产业链形成、市场竞

                 争力较强。与兄弟省市相比,具有资源优势、产品优势、科技
                 优势、市场优势与后发优势等五大优势。面对湖北农业“大而
                 不强”、农产品“多而不优”的问题,省委、省政府把“三农”



                                                                                 187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