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红色荆楚》
P. 46

·征程卷


                     在汉口密切注视着鄂南情况的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罗亦农,
                为切实加强鄂南秋暴的领导,先后于 8 月下旬、9 月 6 日两次
                亲赴蒲圻,主持召开 6 县负责人会议,全面部署相关事宜。万

                事俱备,发动起义的时间定在了 9 月 9 日。
                     暴动的前一天,鄂南特委意外获悉一列装有子弹、饷银的
                火车从武汉开往长沙,即于当晚指挥 300 名农军,夜袭火车必

                经的蒲圻中伙铺车站,鄂南暴动全面爆发。
                     暴动中,蒲圻 2 万农民围攻县城,2000 农军多次打退敌军
                进攻,但终因寡不敌众、牺牲巨大,被迫转移隐蔽。咸宁农军
                占领汀泗桥,通山农军与咸宁农军联合攻打马桥,9 月 15 日两

                路农军进逼咸宁城,手持梭镖、大刀的数千农民沿途汇入,声
                势浩大。因守军强大,农军内援无应,而敌军外援又到,被迫

                撤至马桥一带,又在两路敌军的夹击之下,一面迂回抗敌,一
                面由通山工农革命政府动员群众接应、支持,隐蔽、积粮于九
                宫山一带。10 月中旬农军且退且战,全部撤离通山县城,至
                1927 年底建立以沉水山为中心约 1000 平方公里的赤色区域。

                     鄂南秋收起义在起步、发动的两个阶段,数万农民群众分
                散、小规模的武装暴动发展到所有县域,数县农民武装的联合
                斗争也屡见不鲜。他们以简单劣质的武器与国民党正规守军对

                抗,到处镇压土豪劣绅。鄂南农民率先秋暴的枪声,如滚滚惊
                雷,震撼了鄂南大地,大张了农民革命气势,与湖南、江西等
                在此前后爆发的秋收起义,互相支持、同声相应,同时也点燃

                了此后经久不息、弥漫四野的鄂南土地革命火种。

                                            黄麻铁血


                     1927 年秋,湖北党组织发动的秋收起义狂涛怒卷,遍及全
                省 40 余县区,参与农民达 20 万之众。从幕阜山区到大别山脉,
                从江汉平原到汉水之滨,农民群众反抗斗争的呐喊伴随武装暴



               032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