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 - 《红色荆楚》
P. 50

·征程卷


                新、大冶手枪队和鄂城、通山、咸宁 3 县农民 1 万余人举行刘
                仁八暴动,暴动部队改编成立红十二军,以大冶南山头为中心
                游击鄂东南各县,形成武装割据。1929 年 9 月李灿、何长工率

                领红五军第五纵队由湖南、江西转战鄂东南,与 12 月程子华
                领导发动的大冶兵暴部队会合,推动了鄂东南革命力量的迅速
                发展,正式形成鄂东南革命根据地,并与湘鄂赣边根据地连成

                一片,形成统一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至 1930 年 10 月,湖北及其相邻地区先后建立鄂豫皖、湘
                鄂西、湘鄂赣、鄂豫边(后融入湘鄂西革命根据地)4 块农村
                革命根据地。

                     湖北农村革命根据地在打退国民党军队残酷“清剿”“会
                剿”和“围剿”的战争环境中建立、经受考验并获得发展。

                1930 年 10 月起至 1932 年春,湖北地区各革命根据地连续取得
                3 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根据地各项建设活动迅速开展,
                广大农民翻身做主人,根据地政治、经济和社会面貌焕然一新,
                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此时,鄂豫皖根据地以湖北为中心区域,

                范围发展到鄂、豫、皖三省 40 余县,人口 350 万,红军和地方
                游击队不断发展壮大,1931 年 11 月根据地红四军和红二十五
                军合编成立红四方面军,红军总兵力近 3 万人,至鼎盛时期

                发展到 4.5 万人。湘鄂西根据地在鼎盛时期以湖北监利、洪湖
                为中心,地域先后发展到 70 个县区,主力红军发展到 3 万人。
                1930 年 5 月,彭德怀率领红五军各纵队转进湖北,6 月在大冶

                刘仁八将第五纵队扩编为第八军,红五军一、二、三、四纵队
                合组新的红五军,两军共 17000 人整编成立红三军团,其后按
                照中共中央军委要求两次攻打长沙,湘鄂赣根据地进入发展鼎

                盛时期,根据地区域发展到近 50 个县区,其中鄂东、鄂东南
                区域达 13 个县。
                     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党领导进行土地革命、开展革命战争



               036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