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红色荆楚》
P. 54

·征程卷


                组织和革命政权,开展分配土地的斗争,受到群众拥护,建立
                起巩固的革命根据地,为红军提供广阔的战场和充分回旋余地。
                这些条件,是以往红军同国民党军队作战时不曾有过的,红军

                在这个时期的反“围剿”战争无论在规模上和战果上,都创造
                出前所未有的全新局面,湖北地区革命根据地发展至全盛时期。
                     鄂豫皖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中,红军胜利进行双桥镇

                战役,活捉敌师长岳维峻,俘毙敌将士 7000 余人。1931 年秋
                冬至 1932 年春夏进行的第三次反“围剿”,红四方面军兵强马
                壮、气势如虹,先后进行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等战役,
                连战皆捷,其中黄安战役历时 43 天,歼敌 1.5 万人,生擒敌师

                长赵冠英。
                     这是红四方面军成立以后第一次取得攻下敌人整师兵力设

                防的重要据点的重大胜利,使得黄安、麻城、黄陂、孝感等县
                革命区域连成一片,根据地中心区域更加巩固并向南得到很
                大扩展。红军得到了黄安及其附近各县群众的巨大支援,一
                首歌谣传唱于黄安大地:“ 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

                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
                     被高擎在赤卫队员手中的这面铜锣,从此成为根据地红军
                一呼百应、人民群众奋勇支前的象征。

                     蒋介石不甘失败,又于 1932 年 5 月至 1933 年 9 月,再次
                发动对湖北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 湖北各根据地虽然
                连续取得三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但兵员和财力损耗极大,

                加上“左”倾领导人的急躁情绪、错误决策和根据地内部的肃
                反,红军的军事斗争由急躁冒进转为消极防御,第四次反“围
                剿”遭遇失败。鄂豫皖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连续与敌征战近

                9 个月,根据张国焘“不停顿的进攻”的冒险战略及前勇后怯
                的战术指导,在与敌恶战不断、损失惨重之后,1932 年 10 月
                主力 2 万余人不得不撤离根据地,被迫西征,开辟巩固的川陕



               040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