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红色荆楚》
P. 51
第一篇·革命时期
的最坚实后方基地。普遍建立的各级苏维埃政权,是根据地进
行土地革命、动员农民支援和参加革命战争的主体。以根据地
为依托,湖北党组织领导进行广泛、深入的政治、经济、文化
和社会建设,推动了湖北农村根据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
革命。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学会了领导革命战争和治国
安民的艺术,积累了治党、治政、治军和进行经济文化建设的
经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领导干部。
红色苏区,以完全不同于封建专制政权的崭新形式和内容,
给了苦难的农民群众以奋斗目标和生活希望。如同绽放在旧中
国大地上的鲜艳花朵,地域广阔的湖北红色苏区,以彻底打破
旧世界的姿态和农民群众的广泛支持,昭示着中国革命发展的
灿烂春天。
分配土地
“冷天无衣裳,热天一身光。吃的苦菜饭,喝的苦根汤。
麦黄望接谷,谷黄望插秧。一年忙四季,都为别人忙。”这首
流传于黄安的民谣,也是整个湖北农村贫苦农民生活的真实写
照。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占农村人口 5%~10% 的地主、
富农却占有农村 80% 以上的土地,中农、贫农只占有很少土地,
不少人沦为租种富农和地主土地的雇农。广大农民热切盼望获
得赖以生存的宝贵土地,其不屈的斗争和反抗一直没有停歇。
农村斗争的发动和发展,一开始就与农民的经济斗争紧密
结合。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农民经济斗争由打土豪分浮财、
减租减息、抗租抗息,很快发展到尝试没收和分配地主土地。
1928 年夏,开始武装割据的鄂东南和鄂豫边部分地区,就开始
了土地革命的试点工作。1929 年下半年,鄂豫皖、湘鄂西、湘
鄂赣等稳固的农村根据地开始形成,相继颁布土地条例,土地
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