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红色荆楚》
P. 62
·征程卷
在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战行动的推动下,上海失陷、南京危
急之时,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和国民政府,表现出前所未有的
抗战热情,开始全面谋划抗战战略。国民政府的军事领导机构
曾提出战时政府所在地是否以武汉为宜的问题。经慎重考虑,
于 10 月底至 11 月中旬正式决定并宣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由
此,政治、经济、军事重镇武汉,在整个抗战战局中所具有的
“控南扼北、承东启西”的独特地位凸显出来。
1937 年 11 月中旬,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率国民政府部分机
关迁往重庆,并宣布于 12 月 1 日正式在重庆办公,正式、全
面启动了国民政府西迁的序幕。
中共中央审时度势,全面考虑抗战战局发展变化趋势,决
定在武汉设立派出机构——中共中央长江局(对外称中共代表
团)。
在此前后,国民党的党、政、军主要机关开始纷纷向武汉
转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和国民政府外交部、内政部、邮政储
蓄总局等部门,国民政府战时最高统帅部即军事委员会及其所
辖部会厅司处室各机关以及一些军校均移驻武汉,国民党中央
党部和行政院、司法院、监察院、教育部、卫生部等院部均在
武汉设立办事处。英、美、法、意、比、瑞典和苏联等国外交
使节也移驻武汉。国民党的党、政、军、财、文等方面的首脑
要员蒋介石、汪精卫、孔祥熙、冯玉祥、于右任、居正、张群、
何应钦、陈诚、白崇禧、邵力子、陈立夫等,中共中央代表团
和中共中央长江局的主要领导人周恩来、项英、王明、秦邦宪、
叶剑英、董必武、林伯渠等,一时均汇聚江城。中华民族解放
运动委员会的主要领导人、妇女界领袖数百人也齐集武汉。国
民政府的中央、中国、交通、农民 4 大银行亦由上海迁至武汉,
从上海、无锡等东南地区内迁工厂,选定留驻武汉的达 170 余
家。全国各地各种文化机构、救亡团体和大批文化人士、文艺
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