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3 - 《红色荆楚》
P. 143
第五章·日新月异
钢铁脊梁
——武钢的建设与发展
1958 年 9 月 13 日下午 3 点 25 分,在武钢炼铁厂的 1 号高炉,
随着“出铁”命令的发出,出铁口迅速打开。刹那间,炉内喷
出大团大团焰火般的火花,紧接着风呼火啸……
在毛泽东主席的注视下,武钢的第一炉铁水从炉内顺利流
出来了!
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新中国 960 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上,东
北有鞍钢、本钢,华北有北京、唐山、天津、太原钢厂。上海、
重庆也有钢厂。而半壁江山的中南地区,钢铁工业基础薄弱。
1950 年 12 月,参加第一次全国钢铁会议的专家们,建议将新
中国筹建的第一个钢铁工业基地,建在以九省通衢著称的武汉
附近。专家们的建议得到了中央的认可。此后,新中国成立后
的第一个现代化钢都的筹备工作便紧锣密鼓地开始了。
为了选择一个理想的厂址,专家们从 1952 年 4 月开始,
翻越崇山峻岭,跨越江河湖泽,行程 36 万里,历时两年,终
于在 1954 年 3 月,拟定出最后的《厂址选择意见书》。武汉青
山被推荐为武钢的厂址。5 月 12 日,国家计委、建委正式批准
在武汉市青山地区建设全国第二大钢铁基地——武汉钢铁联合
企业。浩繁、复杂的武钢建厂准备工作拉开了序幕。
1955 年 6 月 12 日,中央批准了武钢第一期工程建设的初
步设计及议定书。10 月,武钢青山厂区工程正式破土动工。一
支拥有数万建筑职工的机械化队伍——武汉冶金建筑总公司,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