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5 - 《红色荆楚》
P. 145

第五章·日新月异





                                          汽车支柱



                                     ——二汽的建设与发展



                     “十堰真奇怪,一条马路直通外。说它是城市,种瓜又种

                 菜;说它是农村,工厂山沟盖。”1969 年 9 月的十堰引人注目!
                 来自全国三十多家工厂、设计院和建筑单位的建设者以及竹山、
                 竹溪、随县、大悟、枣阳、汉川、汉阳等县的 2.5 万多民工,

                 汇集在十堰周围数十公里的工地上,拉开了建设第二汽车制造
                 厂的序幕。
                      二汽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自行设计、建设和装备起来的

                 国家特大型汽车生产企业。
                      1949 年底,新中国成立不久,党和政府就开始考虑建立自
                 己的汽车工业。毛泽东与斯大林会晤后,汽车工业被列为 156
                 项苏联援助项目之一。在苏联的帮助下,第一汽车制造厂应运

                 而生。1952 年底,在长春一汽建设方案确定之后,毛泽东就敦
                 促国务院迅速召集专家思谋献策,“加快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
                 1964 年,毛泽东在提出三线建设的意见时,又提到建设第二汽

                 车制造厂的项目。在毛泽东的悉心关怀下,中国第二汽车制造
                 厂的建设项目被纳入第三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1965 年 12
                 月 21 日,《关于成立第二汽车制造厂筹备处的通知》发出后,

                 筹备处迅速成立,各项筹备工作全面铺开,进展迅速。1968 年
                 11 月,争论已久的建厂地址经过多轮论证最终确定在湖北十堰,
                 周恩来总理代表党中央作出批示:“二汽厂址可以确定在湖北郧

                 县十堰地区进行建设。”
                      中央的指示令人欢欣鼓舞!



                                                                                 131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