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8 - 《红色荆楚》
P. 148

后方基地



                                      ——湖北三线建设



                     1969 年 1 月 31 日,毛泽东主席在派人到华中地区反复考

                察后,决定在地处群山之中的湖北咸宁高桥镇建设一个隐蔽坚
                固、能防核弹、能对全国军事行动进行有效指挥的指挥部。这
                个工程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131”工程。

                   “131”等一批国防工程项目的建设有深刻的时代背景。
                1963 年 4 月,通过 U-2 侦察机高空侦察,美国确认中国将在
                1964 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拟定了打击中

                国核计划的方案。1964 年 5 月 27 日,中南海,毛泽东召集刘
                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人,开了一个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议。毛泽东严肃地说: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是不行的。要
                准备上山,上山总还要有个地方。基于对国际形势的估计,党

                中央围绕准备战争早打、大打的部署,决定在“三五”时期把
                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在建立大后方的思想指导下,开展以三
                线建设为重点的大规模工业化建设。

                     根据“靠山、分散、隐蔽”的原则,中国中西部地区的 13
                个省、自治区被划为三线战略后方基地。位居中部的湖北,矿
                产资源相对集中 , 除石膏、岩盐、石油集中在江汉平原外 , 其

                余各矿几乎都集中在鄂东和鄂西,鄂西铁矿资源占全省的 72%,
                磷矿资源占全省的 95%,鄂东铁矿伴生有铜、金、银、铭、硫
                等元素 , 可综合利用。这样的地理环境和资源储备使湖北省成

                为“三线建设”的主战场之一。
                     从 1964 年开始至 1978 年,根据党中央安排,工人、干部、



               134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