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3 - 《红色荆楚》
P. 193
第六章·改革春潮
武汉在全国率先开启城门,以开放的姿态和进取的精神拉
开了突破体制障碍、跨越市场天堑的序幕。
率先在全国放开的是武汉蔬菜市场,变统购包销为多渠道
经营,变计划上市为市场调节,变蔬菜收购站为交易站,变计
划价格为浮动价格。商业流通体制改革紧随其后,改革商业管
理体制,改革批发管理体制,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网络型的
新型批发体系。武汉市场商贾云集,以汉正街小商品市场为代
表的武汉市场群闻名全国。
城城通开,城乡通开,大力推动横向经济协作。1985 年
12 月 21 日,沪、宁、汉、渝四市联合发起,成立了长江沿岸
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开创了流域型经济协作的新局面。1987
年 5 月,长江中游地区最大的区域经济合作网络——武汉经济
协作区成立。联合和协作,成为各地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改革年代,武汉的多项改革在全国处
于领先地位。
1983年,武汉洗衣机厂招标采购零部件。这个新中国的“第
一标”,打开了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缺口”。
1984 年 11 月,德国人格里希出任武汉柴油机厂厂长。这
是西方专家第一次执掌中国国有企业,开创了我国引进国外管
理专家,推行现代经营管理的先河。
1984 年 11 月,武汉技术市场成立,这是全国第一家技术
市场。
1986 年初,武汉成为全国首批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城市。其
后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城市信用社——汉正街信用社;成立了全
国国债交易量最大的武汉证券交易中心、武汉股票柜台交易市
场以及武汉融资中心。武汉一时成为全国金融业最活跃的地区
之一。
1986 年,武汉汽车发动机厂实行租赁经营,尝试所有权与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