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9 - 《红色荆楚》
P. 189
第六章·改革春潮
城改试点
——沙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
沙市(现荆州市沙市区)东连武汉,西接巴蜀,南靠湖南,
北通荆襄,水陆交通便利,是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重要交通
要地。不仅是粮棉物资集散地,而且是工业品的转手批发市场,
商贸发达,一直是历史上是著名的商业城市。
1949 年解放时,沙市已完全失去了历史上的繁荣景象,变
成了一座衰微破败的消费城市。沙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下,结合本地实际,积极采取商业转工业等措施,大力发展工
业,并积极进行企业管理体制的初步改革。经过近三十年的建
设和发展,到 1978 年,沙市已经成为著名的轻纺工业城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的春风使沙市焕发出勃勃
生机。
沙市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入手,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把
工业的改组联合作为改革的突破口,以组建企业性公司(总厂)
为主要形式,扩大企业自主权,对工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试验。
改革试验使产品质量提升,经营能力加强,企业活力勃发,经
济效益倍增。
沙市的改革试验进入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决策机构的视
野。
20 世纪 80 年代初,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艰难起步。国
务院体制改革办公室为制定全面改革方案打好基础,急需选择
一两个中小城市进行改革的综合试点。1981 年 6 月上旬至 7 月
上旬,国务院体改办调查组沿长江几个城市进行调查,经过比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