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8 - 《红色荆楚》
P. 188

进行调查。通过调查,省委认为,生产责任制确有创新意义。
                8 月 10 日至 20 日,中共湖北省委召开三届十六次全体(扩大)
                会议,提出“衡量政策是紧是宽、是死是活,唯一标准是看是

                否适合当前社会生产力的状况,能否促进生产的发展”的重要
                观点,肯定了生产责任制对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以这
                次会议为起点,被农民亲昵地称为“大包干”的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逐渐由贫困山区推广到平原丘陵地区,由旱地发展到水
                田,由农田推行到山林水面。
                   “大包干”的推广赢得了农民的欢迎,极大地激发了农民
                的生产积极性。他们热情地歌颂:“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

                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既省
                事,又简单,干部群众都喜欢。”农业的生产状态发生了极大

                地改变,上工不用队长喊,收工倒要队长催。活路质量自觉管,
                生产技术主动钻。
                   “大包干”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变化。天门县(今天
                门市)郭咀四队彭立成家在 1974 年、1980 年、1983 年三年的

                三幅春联,生动而又深刻地反映了改革前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
                活的巨大变化,反映了农民群众对“大包干”的热烈赞扬和对
                党的政策的衷心拥护。1974 年彭立成家的春联是:“过年只有

                两升米,押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1980 年彭立
                成家从生产队分到现金 1150 元,家庭副业收入 670 元。这一
                年他家的春联是:“过年储米十余担,押岁存款上千元”;横批

               “欢度春节”。1983 年彭立成家农副业收入达到 7000 多元,又
                添了一栋九柱三间砖瓦房,这一年他家的春联是:“人有勤劳
                致富两只手,家有吃穿住用四不愁”;横批“永跟党走”。

                   “大包干”使农业改革和发展实现了一次飞跃,打开了思
                想解放的阀门,触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启了改革开放新
                时代!



               174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