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0 - 《红色荆楚》
P. 190

较,认为沙市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比较合适的地方。
                原因是:工业结构比较简单,而且大都是小企业;工业大部分
                是轻工业,调整任务小;沙市对改革的态度比较积极,前一段

                改组联合改革试验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也希望进一步改革。
                1981 年 7 月 31 日,国务院批准湖北沙市进行综合改革试点,
                沙市成为全国第一个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城市。

                     成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后,沙市在计划体制、价格体
                制、劳动用工体制、企业领导体制、财政和税收体制、信贷体
                制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在计划体制方面,逐步打破了原来
                的单一指令性计划的格局,扩大了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

                围。如在 213 种主要工业品中,实行指令性计划的只有 1 种,
                实现指导性计划的达 152 种,实行市场调节的有 60 种;在价

                格体制方面,对农副产品和工业小商品的价格逐步放开,有计
                划地放开了 500 多种小商品,实施市场调节,充分发挥了价值
                规律在市场流通方面的作用,同时发展个体工商户;在劳动用
                工体制方面,建立了劳动合同制,实行了长期工、轮换工、季

                节工等多种形式,并对劳动合同制职工实行了统一的商业和社
                会保险;企业领导体制方面,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使企业
                有了干部任免的自主权,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企业更加适

                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在信贷体制方面,银行试行“浮动利率、
                同城结算、择优扶植、以销定贷”等新的体制和制度;在科技
                体制方面,建立科技发展基金,对科技人员试行招聘和市内定

                向流动体制,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科学研究和生产联合。
                     到 1983 年,沙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取得初步成效。
                1984 年 5 月,湖北省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座谈会总结推广了沙市

                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的经验,即:按照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
                大力推进企业的改组联合、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建立科技发展
                基金、组织科技与生产的联合、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实行按照



               176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