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0 - 《红色荆楚》
P. 150
·征程卷
10.3 万张,列全国第 6 名;有卫生技术人员 14.6 万余人,排全
国第 4 名;有医生 5.8 万人,居全国第 2。发展农村合作医疗
事业是湖北的一大亮点。1966 年 8 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村
合作医疗试点——湖北长阳“乐园公社杜家村大队卫生室”挂
牌。12 月 5 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深受贫下中农欢
迎的合作医疗制度》的调查报告,得到了毛主席的肯定。随后,
纪录片《合作医疗好》在全国公映。全国掀起学习长阳的热潮,
全国有 95% 以上的农村陆续推行了合作医疗。
交通腾飞
湖北省的交通建设,是在非常薄弱的基础上起步的。1949
年湖北解放时,全省仅有公路 3012 公里,铁路 342 公里,可
航行机动运输船舶的航道只有 1736 公里,现代运输工具共计
1100 余辆破旧汽车和 100 余艘小轮船,省城武汉通往各基层县
(市)的交通要道长期滞阻,“九省通衢”道路不通,成为当时
的真实写照。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湖北交通工作以医治战争
创伤,抢修干线公路,恢复干线交通为主要任务,重点修复了
汉(口)宜(昌)、襄(阳)沙(市)、汉(口)小(界岭)、长(江
埠)孟(家楼)等主要干线公路和 1000 余公里的支线公路,
修复和改造了一些干线公路桥梁;集中翻修铁路线路,提高
线路质量;打捞战时沉船 23 艘,逐步恢复长江航道,增设航
标,逐段开放夜航;整修武昌南湖机场,拓宽机场跑道,提高
调度质量。国民经济恢复后,随即开始有计划地进行交通建设。
“一五”计划时期,国家用于交通运输的投资多达 4.5 亿元,交
通运输总产值平均递增 24.3%,高于工业和农业的递增率。湖
北交通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1957 年 10 月,第一座横跨长
江天堑的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该桥为铁路、公路双层大桥,成
为连接长江南北两岸的交通枢纽。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集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