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1 - 《红色荆楚》
P. 101
第二篇·建设时期
东主席派水利部长送来他亲笔题词的锦旗:“为广大人民的利
益,争取荆江分洪工程的胜利!”周恩来总理也作了“要使江
湖都对人民有利”的题词。这一在旧社会想都不敢想的特大工
程,经来自湖北、湖南的 20 万民工和 10 万人民解放军官兵日
夜奋战,仅用 75 天的时间,胜利完成了分洪区主体工程建设。
1952 年 11 月 14 日至 1953 年 4 月 25 日,完成二期工程建设。
荆江分洪工程书写了我国水利建设史上令人骄傲的一页,为荆
江两岸人民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创造了条件。
经过三年的恢复和初步建设,湖北省国民经济有了根本好
转,粮食、棉花等农作物及经济作物的产量均已恢复并超过抗
战前的历史最高水平,城市工商业在恢复中走向繁荣。财政收
支实现了平衡,城乡居民收入逐年增长,生活普遍改善。国民
经济的恢复,为即将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
础。中国共产党人在湖北以实际行动证明:党领导人民不但善
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一五”建设
1953 年新年伊始,《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宣告我国
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号召全国人民同心同德,为实现工
业化而积极奋斗。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曾经直言不讳地说:“现在我们能
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
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
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他焦虑的话语,道出了新中国人们奋起
直追的迫切心情。
1953 年的春节,毛泽东走出中南海第一次视察南方,首站
到达湖北。在湖北,他阐述了关于过渡时期的一些思想,后来
概括为过渡时期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
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