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2 - 《红色荆楚》
P. 102
·征程卷
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
总任务,是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
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
改造。”
实现工业化,是“一体两翼”总路线的重要一翼。随着
“一五”计划的实施,湖北拉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大规
模工业建设的序幕。
“一五”计划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
导集体,根据交通便利、生产地接近原材料产地等条件进行生
产力布局的原则,充分利用长江两岸铁矿铜矿的资源优势、江
汉平原的农业优势、长江航运和京汉粤汉铁路运输的交通优势,
设想把武汉建设成以冶金、机械、纺织工业为主的南方工业基
地,实现以“钢铁要过江”为标志的全国重工业布局上的转移。
所以,国家在“一五”期间将大批重点项目建在湖北。苏联援
建的 156 项重点工程中,在湖北的有武汉钢铁公司、武汉重型
机床厂和青山热电厂(一期工程),此外,国家还在湖北省布点
新建或扩建了武汉长江大桥和武汉锅炉厂、武汉肉类联合加工
厂、武昌造船厂、大冶钢厂、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冶炼厂以及部
分矿山工程的建设等项目。“一五”计划期间,国家在湖北工
业建设的投资总额为 78540 万元。其中重工业投资 67626 万元,
占国家在湖北全部工业投资的 86.1%,平均每年投资 13525 万
元,规模空前。
“一五”的工业重点项目的建成投产使湖北工业的落后面
貌大为改观,工业总产值由 1949 年的 4.79 亿元上升到 1957 年
的 25.46 亿元,增长了 4.12 倍。重工业产值的比重则由 1949 年
的 17%上升到 1957 年的 34.8%。在重工业内部采掘工业、原
料工业的比重也分别上升 10.9%和 47.9%,使重工业内部结构
日趋合理。工业的历史性发展变化,使湖北成为全国冶金工业、
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