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9 - 《红色荆楚》
P. 169

第三篇·改革时期


                      在调整工作中,省委还积极调整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
                 合理增加人民收入,加快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文
                 化、卫生、公用、体育等事业和住宅建设,纠正积累率过高的

                 现象。到 1980 年底,调整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工农业生产
                 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工农业的比例、轻重工业的比例严重
                 失调的情况开始得到扭转,市场供应日益增多,人民生活明显

                 改善,经济活力有所增强。
                      1980 年底,省委召开地市委书记会议,决定对国民经济进
                 行进一步调整。调整的重点是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
                      1981 年全省的经济调整工作,在努力保持一定经济增长速

                 度的同时,切实注意提高经济效益,并开始形成了速度与效益
                 的良性循环。一方面,坚决压缩基建规模。1981 年同 1980 年

                 相比,全省地方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减少了 30.8%,在建的大
                 中型项目减少了 41.9%。这次压缩基建规模没有采取“一刀切”
                 的办法,而是注意从实际出发,保证农业、能源、交通等重点
                 项目的建设,武钢、二汽、葛洲坝等大工程在这个时期都没有

                 停下建设脚步。
                      经过 3 年的努力,全省国民经济内部在积累和消费间、农
                 业工业间、轻重工业间的比例关系逐渐趋于合理,长期存在的

                 积累率过高和农业、轻工业严重落后的情况有了根本改变。国
                 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为湖北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了更
                 好的条件。同时,这次调整无论对经济规律的认识,还是对指

                 导以后经济建设的实践,都有积极的意义。

                                             科教改革


                      为了克服长期以来科技教育体制存在的不利于科技教育工
                 作面向经济建设,不利于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束缚科技教育人员智慧和创造才能发挥的严重弊端,省委加大



                                                                                 155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