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4 - 《红色荆楚》
P. 164
·征程卷
导向明确,涉及面广泛,成效显著,在全省乃至全国引起强烈
反响,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积累了重要经验。
湖北城市改革重点是围绕搞活企业而展开。从 1983 年起,
湖北先后在 33 个纺织企业的 12 万多职工中,试行了岗位工资
或全额计件工资制度;在建筑安装行业中的 65 个国营企业实
行了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的办法;对煤炭行业试行了吨煤工
资含量包干;对武钢、鄂钢(鄂城钢铁厂的简称)等 68 户企
业试行了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浮动的分配办法;省政府还
批准黄石市进行全市工商企业工资总额与实现利税挂钩浮动的
试点,变对工资的定量控制为系数调节,变统一管理为分级管
理。通过职工收入同经济效益直接挂钩,开始形成了企业工资
随生产经营成果、经济效益的变化自行调节的新机制。这些改
革措施,为工资制度的进一步彻底改革创造了条件。
1984年起,湖北开始企业厂长负责制试点。从1986年开始,
湖北在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广泛推行了厂长负责制。到 1987
年底,全省实行厂长负责制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已达 80%。
推进横向经济联合,形成企业集团综合优势。省政府不断
采取措施推动企业的横向经济联合。1987 年,湖北省的企业横
向经济联合,呈现出经济联合广泛化、联合形式综合化、企业
结构群体化、联合方式区域网络化的趋势。全省各种经济联合
组织已发展到 1725 个,参加联合的企业达 4837 家;经工商行
政部门注册的联合体有1294个;已发展成为企业集团的有26家。
以二汽为龙头组建的东风汽车工业联营公司,是建设企业集团
的一个成功范例。
在改革和搞活国有企业的同时,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
也同步推进。
扩大中心城市计划等方面的管理权。根据党中央、国务
院《关于在武汉市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的批复》的精神,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