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2 - 《红色荆楚》
P. 162

·征程卷


                服务业、饮食业、旅游业和消费品生产行业迅速发展,促进了
                产业结构的调整。所有这些,都对以后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
                要的促进作用。

                     1979 年,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恢复、开放汉正街小商品市
                场,并以减免税收、不收或少收管理费等优惠政策鼓励个体工
                商户到汉正街经营小商品。同年 11 月,硚口区工商局核发了

                汉正街第一批 103 位个体户的营业执照,小商品市场的恢复工
                作逐步展开。针对改革开放之初个体户心有余悸,怕“割资本
                主义尾巴”等心理,硚口区政府大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提
                出“三允许、两扶持、一配套”的地方政策,即允许个体户批

                量销售、允许买卖双方议购价、允许厂店联手长途贩运;采取
                低收管理费和低税率的方法扶持个体户;为市场提供配套服务

                等。
                     由于经济大环境、政策大气候的根本变化,汉正街成为闯
                市场新路的探索者,迅速变成了购销两旺、客货繁茂的集市。
                汉正街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顺应城乡需求,率先在城市

                恢复、发展个体经济,冲破了国营商业一统天下的格局,在大
                一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上打开了一个缺口,迈出开启性的一步。
                     在短短的三年里,这个以个体商贩为主的经营日用小商品

                的市场,就把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广西、安徽、福建、
                河南、河北、山西、湖北等 13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110 多
                个企业的生产者和武汉周围农村、湖北邻省农村的广大农民消

                费者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三类日用品下乡的流通渠道。汉正
                街小商品市场以花色品种多、进货渠道广、商品适销对路、价
                格灵活而吸引了大量顾客,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1982 年

                七八月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新华社、国家经委组织专人
                深入汉正街调查后认为,这个市场的性质就是陈云同志所指出
                的“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1982 年 8 月,《人民日



               148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